晋察冀边区是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时期,继陕甘宁特区之后在华北建立的最早的抗日根据地。1937年11月,晋察冀军区和中共晋察冀省委分别在五台山和河北阜平县成立。月底在五台县创办了晋察冀边区临时邮政,不久,又建立了临时邮政总局。12月,边区临时邮政发行了以半个青天白日徽志为主图的邮票 (俗称 “半白日图”)1套2枚。1938年1月,晋察冀边区政府成立。为促进国共合作抗日的发展,使边区临时邮政更好地为战时服务,2月,晋察冀边区政府临时邮政发行了第一版以青天白日徽志为主图的邮票(俗称“全白日图”)1套2枚。中旬,河北唐县临时邮局发行了 “唐县临时邮政邮票”1套2枚。6月,边区临时邮政发行第二版青天白日图邮票1套3枚。
1938年8月26日,为优待抗日战士通信,边区临时邮政印制了1套1枚不标面值的大型纪念邮票——“抗战军人纪念邮票”,共3万枚,由边区政府免费发给抗战军人使用。邮票主图是一全副武装向前冲锋的军人(游击队员),从正面反映了抗战军人在战场上奋勇冲杀拼搏的英雄形象,在当时起到了极大的鼓舞军心、民心的作用。这套邮票是中国革命战争时期第一套纪念邮票、第一套军人专用邮票,也是第一套无面值邮票。10月,中华邮政接办边区临时邮政后,晋察冀边区发行的其他4套9枚邮票停止使用,唯有“抗战军人纪念邮票”被允许使用到了12月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