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字词在线翻译,入、计、见的含义以及列句和出处,速度在线等,第一个出来的质量就给分

2025-04-14 15:14:09
推荐回答(1个)
回答1:

入:进,出。鲁有执长竿入城门者。——三国魏·邯郸淳《笑林》出处:【入】《佛学大词典》(一)契证真理。大乘义章卷一(大四四·四八一下):‘证会名之为入。’(二)解知事物之意。无量寿经卷上(大一二·二六六中):‘入众言音,开化一切。’ 三)指梵语、巴利语a^yatana之旧译,新译为处。即根境相涉入而生识称为入;如十二入,新译作十二处。〔唯识二十论〕(参阅‘十二处’343、‘处’4782) (四)心或心作用之根据或端绪之意。维摩经卷上(大一四·五三九中):‘是身如毒蛇、如怨贼、如空聚,阴界诸入所共合成。’同经卷中(大一四·五四六上):‘求法者,非有色受想行识之求,非有界入之求。’ (五)进入某种境地。俱舍论卷十七大二九·二七三中):‘忍观行人能入正定。’ 计(1)计jì (2)(会意。从言,从十。“言”有数(shǔ)的意思;“十”是整数,表示事物成一个数目。数数字,所以有计算的意思。本义:算账;总计;计算) (3)同本义计,会算也。――《说文》计数刚柔也,轻重也,大小也,实虚也,远近也,多少也,谓之计数。――《管子·七发》学书计。――《礼记·内则》命农计耦耕事。――《礼记·月令》计亿事。――《国语·郑语》。注:“算也。”计日而待。――诸葛亮《出师表》计日以还。――明·宋濂《送东阳马生序》而计其长。――明·魏学洢《核舟记》蹄躈各千计。――《聊斋志异·促织》 (4)又如:计会(计算账目;秋后算账;谋划,部署);计口(按人口计算);计度(安排生活用度);算计(估计) (5)计较;关心于以六计弊群吏之治。――《周礼·太宰》主逼畏不敢计。――《资治通鉴》 (6)又如:计惜(计较与吝惜);计争(计较争执);计功谋利(计较功名,谋求私利);不计报酬 (7)商议;谋划计,谋也。――《广雅》以能遂疑计恶。――《国语·吴语》。注:“虑也。”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战国策·赵策》非计久长。长安君计短。计之曰。――唐·柳宗元《三戒》 (8)又如:计不得售;计处(考虑;谋划);计画(计虑;谋划);计开(列写出来);计事(商议大事);计奏(商议后奏请);计办(商议办理);商计(9)考察;审核料敌计险。――《孙子兵法·威王问》 (10)计勘(审核勘验);计制(审核规格)计 见:jiàn (2)看到:看~。罕~。~微知著。~义勇为。~异思迁。 (3)接触,遇到:怕~风。~习。 (4)看得出,显得出:~效。相形~绌。 (5)(文字等)出现在某处,可参考:~上。~下。 (6)会晤:会~。接~。 (7)对事物观察、认识、理解:~解。~地(见解)。~仁~智(指对同一问题各人从不同角度持不同看法)。 (8)助词,表示被动或对我如何:~外。~教。~谅(原谅我)。~笑(被讥笑)。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乐府诗集·木兰诗》见两小儿辩斗。——《列子·汤问》儿童相见不相识。——唐·贺知章《回乡偶书》虎见之,庞然大物也。——唐·柳宗元《三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