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气候干燥,人体的水分容易通过出汗、呼吸而大量丢失,再加上天气变化反复无常,人们的饮食和穿衣还不能完全适应变化,加上工作紧张,休息不好很容易“上火”,其具体表现为口腔溃疡、牙龈咽喉肿痛、嘴唇干裂、鼻腔热烘火辣、食欲不振、大便干燥、小便发黄等。
医生建议,要有效“防火”,就应做到生活有规律,劳逸结合,多吃蔬菜、水果等富含维生素的食物,多饮水或喝清热饮料,促进体内“致热物质”从尿、汗中排泄,达到清火排毒的目的;还应忌吃辛辣食物,如辣椒、胡椒、花椒等,因为这些食物不但具有很大的刺激作用,而且还具有“发散”作用,过多食用,容易“耗气”,可能导致气虚,致使免疫力降低。
辣的食物吃多了,不仅会让人便秘、上火,还容易患上感冒或者其他疾病。阴阳五行说中有“辣入肺”的说法,即如果想吃辣的食物,则表示肺脏的气过虚。绝大多数辛辣食物都属温热性质,吃后能促进血液循环。瑜伽理论中把加入过量辣椒等香辛料调味的食品称为变质食物,认为经常食用这类食品,人会变得暴躁,缺乏耐心,身心遭受极大的压力。一般而言,辛辣食物比较适合居住在四川等潮湿凹地地区的人食用。主要原因是辛辣食物可以刺激汗腺分泌,加速新陈代谢。
但是不得不承认的是辣椒中含有多种微量元素和大量维生素C,在胃肠道内可阻止致癌物质——亚硝酸胺在体内的形成。硝酸盐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比如我们的食物中大量存在,它自身本来是无毒的,但在接近口腔时,有一部分经唾液的作用,形成了亚硝酸盐,在胃内与蛋白质分解后的产物——胺相互作用,转化成亚硝酸胺,这是一种强致癌剂,而维生素C能阻止亚硝酸胺的形成,起到预防癌症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