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幕话剧《地质师》演出说明
剧目名称:《地质师》
主创介绍:
编 剧:杨利民
导 演:孙承钢
主要演员:
郭盛、陈翰斌、尹帅、李霆、何丰、林亚、王帅、李婳、汤艳鑫、
曾美慧孜、张群、周毅、周雨冥、屈少春、宋蕾、张青、刘婷、
徐海鹏、孙梦
舞 美:谭泽恩
灯 光:韩东
服 装:李楠
音 响:藏甍
出 品 人:李兴国 高玉新
艺术总监:刘书亮
监 制:李力宏
表演教师:赵宁宇 孙承刚
话剧《地质师》主要以"新时期铁人"--王启民为艺术原型,着力塑造共和国第二代"铁人"形象,由大庆石油管理局话剧团于1997年创作并演出。该剧通过一个地质工作者家庭、事业、爱情的描写,浓缩了一代石油知识分子的风雨人生,以及他们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精神。这部话剧先后在大庆、北京、胜利油田、江苏油田、上海、杭州等地巡回演出,以深刻而隽永的意蕴,丰富的思想力与启示力,在观众中激起强烈反响。该剧不仅获得1996 年度 "五个一工程"奖,还包揽了1997年"文华大奖"、曹禹戏剧文学奖等多项殊荣,中央戏剧学院、福建省人民艺术剧院等先后分别重新排演过《地质师》。
话剧《地质师》中的主要原型,是油田开发研究院的高级地质师王启民同志,他研制成功的表外储层开发,带来了油田高产稳产,增加可采储量十一亿吨,仅此一项,就为国家增加财富两千多个亿。每当我想到这些,眼泪就要流下来,对比起这些人,我是何等的渺小,因为我常常抱怨和诅咒,似乎别人该把一切都为我准备好。人的一生,看起来似乎很长,有时又觉得很短。有人用生命本身去感受土地、阳光和空气,扎扎实实地做人;有人却把生活当作一种手段,为了达到一种目的而惶惶不可终日。最初,我在构思这个形象的时候,总是想到骆驼,总是有一匹骆驼在我的脑海里迎着风在沙漠里行走,恰巧这个人的外号也叫骆驼,于是我想写一种骆驼精神,骆驼精神也是铁人精神、大庆精神。为黑土地和石油人而歌唱——试论杨利民的戏剧世界杨利民不仅“血管里流淌的是大庆人的血”,笔下塑造的也是大庆人的形象。创作伊始至今,他的文学视界没有脱离油田生活,他的戏剧使命始终为石油人而歌,他的艺术成就使他在新时期工业戏中占据重要的一席之地。如同采油树下的执著守望,杨利民在这片生活沃土上的开掘与采撷,定会再度收获丰硕的戏剧果实
这出四幕的话剧所表现的年代从1961一直跨越到1994年,刚好是一群大学毕业生从风华正茂到两鬓如霜的时间跨度,30几年光阴通过同一个场景_北京站前大笔直某幢宿舍楼中的某单元..通过一个地质工作者和3位同志的悲欢离合与曲折的友情\爱情纠葛,折射出新中国地质战线一代知识分子的无私奉献精神。此剧意蕴深刻而隽永,极富思想力与启示力。
虽然那段火热的年代,与这部话剧的表演者-中国传媒大学2003级表演本科班的学生们已相距很远,但通过他们投入的表演,却将他们伯父和爷爷之间年龄的那一代人对于理想、信念、爱情和友谊的追求充分演绎出来,展示出传媒大学表演班深厚的表演功底。
2005年11月16日,这部话剧在北京人艺小剧场公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