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说,如果纯看唱功,2005年那场改变歌坛发展路径的大选秀“超级女声”里,冠军当属张靓颖。然而,唱歌选秀节目,唱功不是全部,至少在那一年,个性和新鲜度是取胜的筹码。
比赛结束后,张靓颖是唯一一个没有被天娱绑架的前十名歌手,也是第一个顺利和天娱解约的。相比后来闹得沸沸扬扬的尚雯婕、陈楚生,张靓颖初出道就迅速签约华谊兄弟,星途很是坦荡,这其中冯柯功不可没。
从第一张正式EP《Jane爱》到正式专辑《The One》,里面都有精心打造的英文歌曲。张靓颖起初的音乐路线规划就是走向“国际化”,因为她英文发音不错,唱片公司也看到了这种潜质,况且那时候中国没有能走上国际舞台的流行歌手,大家都希望张靓颖可以完成这个使命。《The One》里的三首英文歌从创作、编曲、乐手演奏、和音、主唱到缩混都在美国完成,后期母带制作则在日本完成。为了完成张靓颖的国际化,华谊兄弟下了血本。
但是,唱英文歌不代表就国际化了,张靓颖需要更广泛的粉丝根基和华语乐坛的肯定。到了2008年的第二张专辑《update》,就全面放弃了英文歌,反而加重了舞曲快歌的比重,请来新加坡和内地金牌制作人李伟菘和张亚东。后来,舞曲成了张靓颖很重要的一个歌路,但我始终认为,这不适合她。她的身体律动总会给人一种耳赤的尴尬感,也许还是因为身体表现没有声音表现自信吧。有一回芒果台跨年晚会,张靓颖唱了碧昂斯的《Crazy in Love》,从脱下大衣外套露出露脐装热裤的一瞬间,画面就被凝固在想调台但更想一看究竟的尴尬纠结中。从舞蹈到唱腔,她试图模仿碧昂斯,又传达自己“海豚音”的特色,但事倍功半,还好种种失误都隐藏在现场的狂躁热烈中了。
2009年,张靓颖成立公司,自立门户。她真正的大红大紫,应该是凭借了几首影视剧主题曲——《夜宴》主题曲《我用所有报答爱》、《画皮》主题曲《画心》,前者让她逐渐成为大型演出的宠儿,因为谭盾谱的曲子,大气;后者大概是她第一首广泛流行的单曲,后来再超过这首流传度的就是五年后的《终于等到你》了。
固华语乐坛地位的同时,张靓颖和她的团队始终没有放弃“国际化”的念头。参加美国知名脱口秀“奥普拉脱口秀”是一次契机。那期节目里,奥普拉盘点了几年来全球各国选秀节目的赢家,张靓颖是其中之一,还有当时全球的草根励志偶像——苏珊大妈。张靓颖在那期节目中露面七分钟,英文流利,发音标准,这是中国女星闯荡欧美市场最难过的一关。另一个并没有海外背景但英文好的女星标杆是张静初,张靓颖比张静初缺在泰然自若上,与奥普拉的对话像在被考官面试。在几分钟表演里,选歌自然是慎重又慎重,有传统古典风格的《印象西湖雨》吊足了西方人对东方的窥探欲,揭开神秘感之后是一首由西方人谱曲的典型欧美打榜式的舞曲,迅速融入现场的气氛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