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崇祯十一年修订的《皇明经世文编》第五百零一卷,就收录了万历四十七年进士、崇祯年间左赞善、右庶子、日讲官(皇帝的教师,不是少傅太傅之类的师傅)姚希孟的一篇奏疏,这奏疏可能是姚希孟当日讲官时候的教案,名字就叫《建夷授官始末》。
讲的是努尔哈赤的发迹史:建夷王杲诱杀备御裴承祖……总兵李成梁发兵剿之,杀其子阿台等……当王杲之败走也,成梁等以市夷头目叫场(觉昌安)等为质,遣其属物色(通缉抓捕)杲,乃从王台寨中得之。已,又杀叫场及其子他失(塔克世)。
叫场、他失者,奴儿哈赤之祖若(及)父也。时奴儿哈赤年十五六,抱成梁马足请死,成梁怜之,不杀,留帐下卵翼如养子,出入京师,每挟奴儿哈赤与俱。”这样看来,在明朝的史料中,努尔哈赤是叫努儿哈赤的,而且是李成梁一手扶植起来的,这样就不难理解为什么清朝人要给李成梁作传并不吝溢美之辞了:要是没有李成梁,自然也就没了奴儿哈赤,也就没有了清太祖努尔哈赤。
自从某本畅销书出来之后,明末辽东总兵李成梁就成了“千古罪人”,似乎就是他养虎遗患,放任努尔哈赤一天天壮大,最后起兵灭明,让中华大地陷入了二百六十八年的黑暗,从世界第一霸主变成了任人宰割的肥羊。
打不过啊,李成梁在明庭一路攀升的原因就是每年都有胜仗。但是,李成梁太精明,戚继光打蒙古一战过后蒙古人十六年不敢进犯大明,戚继光后面直接就没用了。李成梁每次都是打他们一顿就走,明年接着打。
李成梁有大将才。在整个明朝将吏贪懦,边备废弛的情况下,镇守辽东30年间,率领辽东铁骑先后奏大捷者十。
这样看来,在明朝的史料中,努尔哈赤是叫努儿哈赤的,而且是李成梁一手扶植起来的,李成梁有大将才。
李成梁有大将才。在整个明朝将吏贪懦,边备废弛的情况下,努尔哈赤是叫努儿哈赤的,而且是李成梁一手扶植起来的,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