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痘就是一个典型的季节性鸡病,主要依靠蚊子,体表寄生虫等方式作为主要传播方式。鸡痘虽然属于病毒病,但是传播速度并不快,死亡率也不是很高,导致很多人对这个病不够重视,最后损伤惨重。
鸡痘的危害:
从鸡痘的危害角度来区分,大体可以将鸡痘分为三类:
1 皮肤型。
主要在鸡冠,肉髯,面部,裸漏皮肤上出现皮肤型鸡痘。这样的鸡痘只会给鸡造成“痒”的感觉,并不会直接死亡,随着时间推移会自己逐渐脱落,并不会出现死亡。
这个会造成鸡品相不好,到收购时候,鸡贩子会以品相不好,不好卖等问题,压价非常严重。我遇到过一个白羽肉鸡养殖户,鸡群发生鸡痘以后,鸡贩子都没人要,最后没办法,便宜处理,最后损失惨重。
2 眼型鸡痘。
眼型鸡痘,主要发生在眼部黏膜,首先是眼睑肿大,出现白色结节,随着病情发展,混感支原体等问题,会直接导致鸡上下眼睑粘连,导致鸡出现失明。
这样的鸡因为采食受阻,逐渐消瘦,抵抗力下降,出现死亡。
3 喉头型。
鸡痘在喉头黏膜发生以后,先是黄白色结节,最后形成黄白色干酪样假膜,口腔或者喉头出现鸡痘,会导致鸡采食受阻,呼吸困难。这样的鸡最终会窒息死亡。
鸡痘的的危害主要就是影响销售价格和混感后的死亡问题,随着气温回升,全国各地各有不同,这个阶段开始,都需要注意鸡痘的防疫,一直持续到深秋。
鸡痘疫苗防疫两个原则:
鸡痘疫苗免疫,需要两个方面相结合,夏秋季节上鸡,鸡痘疫苗需要防疫,需要早防疫,在蚊虫高发前,可以进行加强免疫等。
根据时间:
鸡痘疫苗的防疫,主要根据季节来作为一个重要的参考标准,在蚊虫开始高发前一个月,进行接种疫苗,等到蚊虫肆虐时候,鸡体逐渐开始产生抗体。这个不分品种,对于速生鸡,也需要重视这块,即使50日龄左右出栏的肉杂鸡,也有可能感染鸡痘。
根据饲喂周期:
对于饲喂周期长的鸡,根据自己的防疫程序,在14日龄以后来开始接种鸡痘疫苗,在接种后一个月,鸡群状态正常,没有鸡病的情况下,进行二次加强免疫。
在我们做好鸡痘疫苗,仍然会出现一种情况,就是免疫失败。这个跟操作不当有很大关系。
我在一线就遇到过这样的情况,养殖户刚好有事情比较忙,然后就让人帮忙刺种,刺种针接触的疫苗不均匀,导致免疫失败。
当我们的鸡群发生免疫失败,就需要来人为的控制:
对鸡痘这个病熟悉的人都知道,只要不是混感严重,一般都没什么太大问题。所以不必太惊慌:
1 隔离发病鸡。
鸡痘的传播主要是水平传播和蚊虫叮咬传播,出现发病的鸡及时隔离。大群如果做过鸡痘疫苗,可以观察下大群情况,如果没有发展,只是个别免疫失败,可以不用过渡处理。
2 疫苗防疫。
没有做过鸡痘疫苗,或者大群免疫失败。就需要重新接种,主要还是通过刺种免疫。很多养殖户不懂,会直接拿鸡痘疫苗饮水,鸡痘疫苗在消化道中很难产生免疫效果。
在一线,难免遇到一些特殊情况,养殖户个人问题,或者饲喂方式问题,不方便注射,也可以采用鸡痘疫苗饮水,我们一般采用6~8倍量饮水,这样会有效果,但是也是存在风险的,不到万不得已还是刺种免疫。
3 病鸡处理。
对于皮肤型的鸡痘,可以不用处理。但是对于眼型鸡痘,需要用生理盐水冲洗眼睑,然后氯霉素眼药水滴眼。
如果喉头等位置出现鸡痘,需要用镊子一类去掉痘斑,防止鸡窒息死亡。
。
(3)防治①对症治疗。对病鸡皮肤的痂和口腔、咽喉的假膜,可用镊子剥去伪膜,涂搽碘甘油(80毫升甘油加5%碘酊20毫升)。涂局部治疗外,也可用鸡痘康复后的鸡血清治疗,每只每天注射0.5毫升,使用2~3天有效。喉症丸(散)治疗黏膜型痘,每只鸡每次3粒,每天2次,连用3天,效果良好。②接种鸡痘鹌鹑化弱毒苗,本苗适用6日龄以上及成年鸡,可于25日龄及120日龄各接种一次。
免疫期:初生雏鸡2个月,成年鸡4个月。
鸡痘病毒引起的急性接触性传染病,其特征为鸡的无毛或少毛部位皮肤形成疣状结节,有些病例在口腔、咽喉黏膜形成纤维素性坏死假膜。
(1)流行特点 本病主要发生于鸡,各种品种、性别、年龄的鸡均可感染,但以1月龄到初产鸡发病最严重,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以秋冬季节多见流行。一般在秋季发生皮肤型鸡痘较多,在冬季则以白喉型鸡痘比较多见,在肉用仔鸡群中夏季也常流行。本病传播方式主要是通过皮肤或黏膜的伤口侵入体内。
(2)主要症状和剖检变化 根据病鸡表现的症状和病变,本病可分为皮肤型、白喉型和混合型。
皮肤型:主要在皮肤无毛处,在冠、肉髯、眼皮等处有麸皮样覆盖物,形成一种白色小结节,很快增大,互相融合,变为棕褐色痘痂形成大痂块,经3~4周脱落,形成瘢痕。
白喉型(黏膜型):在口腔和咽喉的黏膜上,形成一层灰白色的豆腐薄膜,覆盖在黏膜上,不易剥离,强行剥离则留下溃疡灶。并不断地扩展变厚,导致病鸡呼吸和吞咽困难,严重窒息死亡。
混合型:上述两种症状同时存在病情较重,死亡率高。
剖检时,除冠、肉髯、脚等有痘疹外,翼下、肛门周围或全身发痘,喉头和气管黏膜在初期见有湿润样隆起,逐渐形成干酪样假膜。气管黏膜局限性肥厚,发痘部不容易剥离是其特征。
(3)防治①对症治疗。对病鸡皮肤的痂和口腔、咽喉的假膜,可用镊子剥去伪膜,涂搽碘甘油(80毫升甘油加5%碘酊20毫升)。涂局部治疗外,也可用鸡痘康复后的鸡血清治疗,每只每天注射0.5毫升,使用2~3天有效。喉症丸(散)治疗黏膜型痘,每只鸡每次3粒,每天2次,连用3天,效果良好。②接种鸡痘鹌鹑化弱毒苗,本苗适用6日龄以上及成年鸡,可于25日龄及120日龄各接种一次。
免疫期:初生雏鸡2个月,成年鸡4个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