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游山西村》一诗生动地描绘了丰收之年农村欢悦一片的气象和乡间的风光习俗,刻画了农民淳朴、好客的品性,表现了诗人对农村生活的真挚感情.
这是一首纪游抒情诗,是陆游的名篇之一.诗首联写丰收之年农村的气象.腊酒、鸡豚,一个“足”字,表达了农家款客尽其所有的盛情,“莫笑”二字,写出民风的淳朴.
颔联写山间水畔的景色,写景中寓含哲理,千百年来广泛被人引用.“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山回路转、扑朔迷离,出路难寻.但继续前行,忽然间眼前出现一线亮光,再往前行,便豁然开朗,发现了一个前所未见的新天地.这就是此联给人们的启发,也是宋诗特有的理趣.人们读后会感到,在人生某种境遇中,与诗句所写有着惊人的契合之处,因而更觉亲切.这里描写的是诗人置身山阴道上,信步而行,疑若无路,忽又开朗的情景,不仅反映了诗人对前途所抱的希望,也道出了世间事物消长变化的哲理.于是这两句诗就越出了自然景色描写的范围,而具有很强的艺术生命力.
颈联联由自然景象的描写转入人事描写,“社”为土地神.春社,在立春后第五个戊日.农家祭社祈年,满着丰收的期待.陆游在这里更以“衣冠简朴古风存”,赞美着这个古老的乡土风俗,显示出他对吾土吾民之爱.
前三联写了外界情景,并和自己的情感相融.然而诗人似乎意犹未足,故而笔锋一转:“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无时,随时.诗人已“游”了一整天,此时明月高悬,整个大地笼罩在一片淡淡的清光中,给春社过后的村庄也染上了一层静谧的色彩,别有一番情趣.于是这两句从胸中自然流出:但愿而今而后,能不时拄杖乘月,轻叩柴扉,与老农亲切絮语,此情此景,不亦乐乎.一个热爱家乡与农民亲密无间的诗人形象跃然纸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