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钱要好钢用在刀刃上,在中国最有影响力的节目应该就是春晚了,不一定是它收视率最高,而是它最具有热点,小米要在春晚投广告,半年前就开始宣传,目的就是要制造话题,引人关注。看看春晚前十分钟投入广告的都是哪些品牌。在常人看来,能在春晚播出广告的都是资金雄厚的主儿,能上春晚的品牌都是知名品牌,小米在播放广告之前就通过短信,微博,网络软文宣传,在当天晚上小米一条微博就被转发百万次,无疑是实现了良好的宣传效果。
至于蒋同学的回答,认为春晚广告性价比低,广告应该找准自己潜在用户。想想除了小米,在春晚投送广告的还有360,京东,腾讯,等互联网大佬,小米和这些大佬摆在一起,无疑就是一种广告宣传。照您的思路,互联网企业就应该把广告面向网民,汽车品牌就应该把广告投在车友。小米手机的用户绝大多数不是发烧友,发烧只是他的宣传,让用户关注于它的配置。而手机现在成了快速消费品,小米的价位设定了用户在中低收入者,这些用户对品牌缺乏忠诚度,所以需要投放广告引导他们的消费。
在说到广告本身 ,我想起多年前我的广告课老师说的一句话,低端品牌做产品,高端品牌做形象。对于一个非网民而言,可能看到这一广告第一反应就是莫名其妙,但却能第一反应得知这是一个手机广告,通过不断的重复宣传加深观众印象,这些都是一些中国广告常用的套路,大家还记得脑白金的过年不收礼和恒源祥的羊羊羊吗,虽然恶心,但是广告效果明显。小米的宣传策略中,采用橘色为主色调,橘色本身就是一种十分活跃的色调,吸引的是年轻人。而小米这则广告的色调非常简单明快,红橘白蓝,和以往的宣传具有连贯性,制造的就是一种新奇感。
我想有些喜欢黑小米的人看后,肯定会拿发烧,暴利,山寨,屌丝当喷点。我想在春晚广告这个每秒寸金的时段,与其宣传产品的功能,不如宣传企业品牌形象,在这广告里,小米并不是宣传自己手机多好,而就是要通过嘿嘿的台词,夸张的表情和动作,制造一种新奇感,使观众对小米产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