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微草堂笔记白话版txt

跪求阅微草堂笔记白话版,不论格式,谢谢!
2025-04-30 09:40:06
推荐回答(1个)
回答1:

《阅微草堂笔记》为清朝文言短篇志怪小说,于清朝乾隆五十四年(1789年)、至嘉庆三年(1798年)年间翰林院庶吉士出身的纪昀以笔记型式所编写成的。在时间上,主要搜辑当时代前后的各种狐鬼神仙、因果报应、劝善惩恶等之流传的乡野怪谭,或则亲身所听闻的奇情轶事;在空间地域上,范围则遍及全中国远至乌鲁木齐、伊宁,南至滇黔等地。
  可惜的是,这部传奇著作,因一些历史原因,发生了重大灾难,原稿遗失殆尽,纪昀凭借自己的记忆,重新来过,虽成《阅微草堂笔记》,但终有大量疏漏。这一灾难在我看来,算是我国文学历史上的最惨痛的。《阅微草堂笔记》就目录来看,分为滦阳消夏录,如是我闻,槐西杂志,姑妄听之,滦阳续录数章。
1
有人喂着头猪,本也平常。诡异的是,这头猪看到邻家老头就发狂,猪眼圆睁鬼叫狼嚎的,恨不得就时就生吞了他。这样,老头儿就不高兴了,他琢磨着,怎么了,你这冤孽,为何单独这样恶我?越想越生气……可,毕竟老人家有了年纪,不象年轻人多半让情绪指挥大脑。思来想去之时,忽然顿悟,这难道是前辈子同人结下的梁子,一直纠缠,所以闹到了今世?老了的人呢,不论是哪个,都是愿意相信因果报应的,他便问邻居买下这头猪,送到庙里让和尚们养了起来,所谓长生猪是也。

  想是这猪每日聆听佛音妙语,真个心性大变,若是老头儿去庙里看它,它甚至都会摇尾乞怜的欢腾去迎。

  呵!曾听人说,老虎这样的凶兽都可以驯化,与人为便。或许是世间有这样一层道理,若彼此都知道换位体贴,相互爱护,同心同力,那么什么也是可能的。

2

  曾经有个读书人,他藏书的地方给个狐妖占了,这事情传到一个自命好官的人的耳朵里后,这官就坐不住了。什么!朗朗乾坤之下,岂能让如此妖邪之语愚昧我民,本官是吃着朝廷俸禄的,戳穿这样的流言,这本就是恪尽职守的基本吗?如是,这人马不停蹄的赶到那书屋,召集了一堆人,指着房梁,摆着官样子,巍巍然道:“乡亲们,这纯属虚构,世间哪里有什么狐妖,本官人就站在这里,怎么狐妖就不拿东西砸我呢……”正当他说到兴头上,一妖魅声音在房梁响起“大人呀,你是个好官,不贪钱爱百姓,所以呢,我是不敢扔你石头的,可是,不是我说您,您爱民不也是因为您爱虚名吗?您不贪钱,不就是为了睡个安稳觉吗?好啦,您适可而止哪,若是自取其辱,我怕您的面子没处搁呢”羞得这官是当场无地自容,铁青着脸急急忙忙跑了,弄得在场的是哄然大笑。

  话说这读书人家里还有一女佣,其人貌丑人蠢,唯独她不怕这狐妖。一次她问狐妖说,你怎么也不扔我石头呢,狐妖对曰,你不要自作威风哪,我之所以不扔你,完全是因为你是个真性情的人,不晓得花言巧语,做那些虚夸做戏之勾当。
  呵,这读书人也挺能举一反三的。看来赶走这狐妖还得一物制一物,就命令这女佣搬进去,终于把狐妖给吓跑了。

3
  从前有个老学究,为人刚直不阿,自认此生干干净净,所以从来也没有畏惧之事。话说,一天这人走夜路,途中碰到一个鬼,原是他以前的朋友。那鬼说,我如今在地府上班了,正要去一个地方出差,原来与兄同路,不如我俩同行。如此,一人一鬼就上路了。
  等到了一个破屋里歇脚,那鬼说。兄弟,你知道不,这破屋的主人是个做学问的。这学究就问啊,鬼话,你怎么就知道呢?鬼答,兄弟啊,你凡夫俗子哪里知道,凡是有学问的人,他的学识在夜里睡觉的时候,是会如同宝石一样发光的,而且那光辉的壮丽程度还和学问的深浅成正比。这学究悠然自得的喜问,那你说说,我的呢。鬼笑道,不瞒兄弟,你那点光儿不怎么大呀。气得这学究是当场翻脸,大骂,真是鬼说鬼话,拂袖而去。只剩下那鬼站在那里哈哈大笑。
4

  有个名叫李又聃的先生,在相国废园廊下看见两首诗,

  一首是:

  飒飒西风吹破棂,

  萧萧秋草满空庭,

  月光穿漏飞檐角,

  照见莓苔半壁青。

  一首是:

  耿耿疏星几点明,

  银河时有片云行,

  凭栏坐听谯楼鼓,

  数到连敲第五声。

  这两首诗大约说的是这样一事儿,晚上十分无聊,我一个人坐在这里看星星望月亮,一直到天亮。诗的字迹也十分惨淡。那种墨迹勾勒出来的悲苦意境的深刻,想来凡人是更本没办法做到。
5

   有个叫董曲江的人,名元度,平原人,乾隆壬申年中进士,曾进翰林院,后任知县,又改教授,至得到重病归家。  少年时梦人赠一扇,上有三绝句曰:

             曾公饮马天池日,文采西园感故知,至竟心情终不改,月明花影上旌旗。

             尺五城南并马来,垂杨一例赤鳞开,黄金屈戍雕胡锦,不信陈王八斗才。

             萧鼓冬冬画烛楼,是谁亲按小凉洲,春风豆蔻知多少,并作秋江一段愁。

   语多难解。后亦卒无征验,莫明其故。
6

  话说平定王曾随他父亲到榆林去做官,夜里在一个和尚庙的藏经阁里歇息。睡觉的时候,好似听到阁楼上有人小声的交谈,似乎是在谈论诗词。他不禁诧异,怎么,这荒村古寺的,也有如此文人墨客,不觉竖起耳朵,静心倾听,总还是听不真切,只得无奈作罢。不想,原以为此事从此就成了憾事了,那交谈声音却渐渐大了起来,以至清晰可闻。只听一人说道,唐彦谦的诗词,虽说定位不高,一不歌功颂德二不金戈铁马的,可也有绝妙的句子,如“禾麻地废生边气,草木春寒起战声”另一人感叹说,我曾经作了这样的句子“阴碛日光连雪白,风天沙气入云黄”,只是那样辽阔的意境,也难以用此传递呀。另外又一人接道,我也曾胡诌了一句“山沉边气无情碧,河带寒声亘古秋”自以为颇似其味道……平定王听他们交谈了不知多久,直到庙里钟响,那些人才忽然住言。

  挨到天亮后,平定王实在忍不住就想着要会会这群奇雅之士,可当他爬到阁楼时,见到的却是大门紧锁,满是灰尘,好像已许久没有人来过这了。

  “山沉边气无情碧,河带寒声亘古秋”这句所出之处有考。曾在一位任举将军的遗稿中见过,这个人在金川一役中百战而死,是个顶天立地,忠君爱国的英雄啊。可阴碛这话实不知出自那里。呵,即使这群谈论诗词的人,真是些不死不灭鬼怪,能够结识任举将军的,想他也非一般的鬼怪呀。

7人狐恋
  
  有个叫周虎的人,为狐妖所媚惑,二十多年来就如同夫妻一般。

  以前,狐妖曾对他说,我修炼成人形已用去四百多年,因前世与你成缘,缘不尽便一日不可成仙。缘尽之日却也是别你之日。

  一天,狐妖阴晴不定的对周虎说,这个月十九,我就要去了。我已帮你物色了一位妻子。说着便拿出许多钱来,替他张罗了许多聘礼。往后的日子倒也因为即将别离,温情自是比平日更稠。

  到了十五,狐妖忽然就要离去。周虎怨道,你不是说十九才走的吗?狐妖解释说,缘分乃是天定,一日增减不得,唯一可以随情的,就只有选择什么时候了缘而已。我所以要今天离去,是不忍从此就于君天地永绝,留待后日重聚。

  数年后,狐妖果然不曾失言。

  陈德音评说,这个狐妖懂得留余,是惜福之人值得学习的。

  刘季箴却说,想这狐妖苦修四百余年,却为了一个情字此等婆婆妈妈,万一害这长长的修行化作滔滔江水呢?做大事者当引以为戒。

  纪昀评,二人的都有二人的理,角度而已。
8
http://yuedu.baidu.com/ebook/1874bbd5b9f3f90f76c61b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