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关闭国门是哪个朝代

2025-04-24 21:43:13
推荐回答(4个)
回答1:

  中国古代关闭国门是在清代。
  闭关锁国政策指闭关自守,不与外界接触的一种国家政策,是典型的地方保护主义。严格限制对外经济、文化、科学等方面的交流。
  清朝对外实行闭关政策,是封建经济的产物。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使人们彼此隔绝,在政治上自然产生闭关自守。乾隆帝在其《敕谕英吉利国王书》中说:“天朝物产丰盛,无所不有,原不借外夷货物以通有无。”闭塞的封建自然经济,自然没有交往贸易的必要,清统治者反而以此骄人,夜郎自大。英国人也觉察到这一点,他们说:“在必需品上——虽然不是奢侈品上——可以自给,因此中国政府绝对不重视对外贸易,认为可以随意限制对外贸易。”
  清政府实行闭关政策,构筑了隔绝中外的一道堤墙,对中国社会的前进起了阻碍作用。由于对出海贸易横加限制,严重影响了经济的发展。同时,也使中国人民与世界潮流隔绝,不明世界大势,而清统治者更是闭目塞听,其结果正如魏源所说:“以通事二百年之国,竟莫知其方位,莫悉其离合。”

回答2:

中国最早的海禁在元代,主要是为了防止沿海军民勾结海上南宋余党闹事的。此外还有明代嘉靖年间的海禁(时间不长)、清代海禁(时间长)。在元代以前,中国对海外的友人都是来者不拒的,唐朝长安汇聚了几乎全世界的商人、留学生,而宋朝的泉州甚至是当时世界第一大造船基地。

回答3:

除了清朝乾隆时期没的了吧

回答4:

学过历史就知道,明朝中后期开始闭关锁国,当时是为了防止倭寇侵华,骚扰广东等沿海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