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OSI模型
OSI是开放系统互联参考模型,它是由ISO国际标准化组织所制定。
物理层
数据链路层
网络层
传输层
会话层
表示层
应用层
(一)物理层
物理层是OSI的第一层,它为设备之间的数据通信提供传输媒体及互连设备,为数据传输提供可靠的环境。
物理层的主要功能:
● 为数据端设备提供传送数据的通路。
● 传输数据。
一是要保证数据能在其上正确通过。
二是要提供足够的带宽(带宽是指每秒钟内能通过的比特数(BIT)),以减少信道上的拥塞。
传输数据的方式能满足点到点,一点到多点,串行或并行,半双工或全双工,同步或异步传输的需要。
物理层设备:水晶头、网卡(属于物理层和数据链路层两层的设备)、网线、HUB。
(二)数据链路层
数据链路可以粗略地理解为数据通道。
数据链路层的主要功能:
● 链路连接的建立、拆除、分离。
● 帧定界和帧同步
● 顺序控制,指对帧的收发顺序的控制。
● 差错检测和恢复
数据链路层的设备:二层交换机、网桥。
(三)网络层
网络层主要功能:
● 路由选择和中继
● 激活、终止网络连接。
● 在一条数据链路上复用
● 多条网络连接,多采取分时复用技术。
● 差错检测和恢复
● 排序,流量控制。
● 服务选择
● 网络管理
网络层的设备:路由器
(四)传输层
传输层是两台计算机经过网络进行数据通信时,第一个端到端的层次,具有缓冲作用。
传输层主要功能:
● 它采用分流/合流,复用/介复用技术来调节上述通信子网的差异,使会话层感受不到。
● 此外传输层还要具备差错恢复,流量控制等功能,以此对会话层屏蔽通信子网在这些方面的细节与差异。
传输层的设备:四层交换机
TCP、UDP协议。
(五)会话层
会话层提供的服务可使应用建立和维持会话,并能使会话获得同步。
主要功能:
● 将会话地址映射为运输地址
● 选择需要的运输服务质量参数(QoS)
● 对会话参数进行协商
● 识别各个会话连接
● 传送有限的透明用户数据
(六)表示层
表示层的作用之一是为异种机通信提供一种公共语言,以便能进行互操作。
表示层功能:
表示层设计了3类15种功能单位,其中上下文管理功能单位就是沟通用户间的数据编码规则,以便双方有一致的数据形式,能够互相认识。
(七)应用层
应用层向应用程序提供服务,这些服务按其向应用程序提供的特性分成组,并称为服务元素。
应用层功能:
在实现多个系统应用进程相互通信的同时,完成一系列业务处理所需的服务。
比如:FTP、SMTP、DNS
二、TCP/IP模型
● 网络层
● 网际层
● 传输层
● 应用层
(一)网络层
是模型的最低层,负责将帧放进线路,或从线路中取下帧。
TCP/IP的网络层对应着OSI的物理层和数据链路层。这也就是为什么这一层包含物理通信介质和在这些介质上传送帧的通信协议。
(二)网际层
网际层(互联网层):负责提供基本的数据封包传送功能,让每一块数据包都能够到达目的主机(但不检查是否被正确接收),如网际协议(IP)。
● ICMP网际控制消息协议:问题出现时向IP发送错误报告。
● IGMP网际分组管理协议:向路由器通知多播组成员的存在。
广播不能跨路由器,路由器是隔离广播的,但它隔离不了多播,它可以跨路由器。
● ARP地址解析协议:判断主机的硬件地址。
(三)传输层
传输层是TCP/IP模型中非常特殊和重要的一层,它包括了OSI传输层、会话层、表示层和应用层的各部分功能,包括两个传输协议(TCP协议和UDP协议)在计算机之间提供通信对话。
(四)应用层
应用程序间沟通的层,如简单电子邮件传输(SMTP)、文件传输协议(FTP)、网络远程访问协议(Telnet)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