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仗义每从屠狗辈,负心多是读书人”,这句话有道理吗

2025-02-24 17:57:42
推荐回答(3个)
回答1:

有道理,道理大大的。
但不是这句话本身有道理。

老话说,仗义每从屠狗辈,负心多是读书人。
老话又说了,车船店脚牙,无罪也该杀。
老话很忙。

先说这副联的出处,作者是明代的曹学佺。
一种说法是当时他在桂林当官,明宗室家奴放狗咬人,一个屠户杀狗救下一个秀才,结果判案时秀才慑于贵胄势力又拿了钱,想改口供陷害屠户,被曹学佺识破,最终屠户无罪,涉案人和秀才遭到了判罚。事后曹学佺就写下了这副联。

回答2:

俗语“仗义每多屠狗辈,负心都是读书人”该怎样理解?

回答3:

平心而论,只能算一种更多人愿意信的片面的理解,仗义不仗义和身份地位无关,只关乎一个人的人品如何;我们不能拿着个例去给一个阶层的打上“义”或“不义”的标签。屠狗辈里有奋不顾身的跳水救落水者的见义勇为者,读书人里也有会运用所学知识去抢救患病的路人的仗义搭救之人。屠狗辈里有让人愤怒至极的做出“百香果案”这种恶人,读书人里也有“毒害北大同门”的这个罪人。所以,屠狗辈也好,读书人也罢,都是普通人,即皆为凡人。即是凡人自然就会有仗义之人,也有不义之人,但只要这世间凡人都多存善念,少让恶念滋生,自然就不存在这种被阶级束缚的理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