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压油的性能

2025-04-25 00:02:06
推荐回答(1个)
回答1:

1、适宜的粘度和良好的粘温性能

粘度是表示油液流动时分子间摩擦阻力的大小。粘度过大时会增加管路中的输送阻力,造成工作过程中能量损失增加,温升快、工作温度过高,在主泵吸油端可能出现“空穴”现象;粘度过小时则不能保证液压系统和元件的良好的润滑条件,加剧零部件的磨损,且系统泄漏增加,引起油泵容积效率下降。因此,要求液压油在使用温度范围内具有适宜的粘度。液压泵是液压系统中对液压油粘度最敏感的关键元件。
粘温性是指油液粘度随温度而升降变化的程度,通常用粘度指数表示。粘度指数越大,表示油品的粘度随温度的变化而升降的程度越小,即随着温度的升高油品粘度下降越小,从而使液压系统的内泄漏不致过大;同时,随着温度的降低油品粘度升高也越小,这就保证了油品在低温下的粘度小于泵的最大启动粘度。因此,高粘度指数油品的适用温度范围更宽。
2、优良的润滑性(抗磨性)

在高压及高转速下工作的液压元件,在高负荷或启动、停车的工况下,大多处于边界润滑状态。润滑性不好的液压油,在边界润滑条件下,油膜变薄或不能在摩擦副表面上形成连续的油膜,导致产生干摩擦而加剧磨损。因此,液压油必须有良好的润滑性,才能确保液压系统长时间正常工作。尤其在液压系统朝着高压化方向发展的今天,液压油的润滑性显得更为重要。
3、优异的防锈防腐蚀性

无论是在液压泵、液压阀还是液压管路中,液压油均与铜、铁等金属直接接触,液压油必须具有优异的防锈防腐性,以保护金属表面不出现锈蚀,否则锈蚀颗粒随油循环将造成摩擦副表面的磨粒磨损,并因其催化作用加剧油品的氧化。一般通过添加防锈剂、金属钝化剂来提高油品的防锈防腐蚀能力。
4、良好的抗泡沫性和空气释放性

空气污染是造成液压油失效的原因之一。油中空气表现为气泡(直径大于1mm)和雾沫空气(直径小于0.5mm)两种形式,气泡能较快上升到油面消失,而雾沫空气分散在液压油内部,不容易逸出油面。前者用泡沫特性来表示,而后者用空气释放性来表示。
5、良好的氧化安定性和热稳定性

油品在高温下运行,在钢、铜等金属的催化下,会发生氧化,生成油泥等沉积物。过度的氧化会造成油品粘度和酸值的增长,造成阀粘结、油泥堵塞和铜腐蚀等,损害液压系统,同时使油品的寿命大大缩短。过热是油品的最大天敌,一般认为在70°C以上,温度每升高10°C,油品的氧化速度约提高一倍。在高温条件下,烃类分子会脱氢生成油泥和沉积物,造成油品粘度的增长,影响油品的使用性能。因此要求油品有良好的氧化安定性和热稳定性。一般通过添加抗氧剂来提高油品的氧化安定性。
6、良好的耐水性

液压油在使用过程中,由于冷凝、泄漏等原因很容易混人水分。水分的存在会造成下列不良后果:(1)添加剂水解,生成酸性物质,腐蚀金属表面;(2)加剧油品的氧化,生成不溶物堵塞过滤器;(3)改变油品的流变性能,减小油膜的承载能力等。
7、密封材料适应性

密封材料适应性是指液压油对其接触的各种非金属材料如橡胶、涂料、塑料等无侵蚀作用。反过来,这些材料也不会使油污染变质,彼此相适应。油品与密封材料不适应会产生金属腐蚀、涂料溶解、橡胶的过分膨胀或收缩等。同时,油品与密封材料不适应也会加快油品的变质,缩短油品和设备的寿命。因此,要求液压油必须与系统的各种密封材料相适应。在选择液压油和系统中各种密封材料时必须了解二者是否互相适应。
8、清洁性

液压油中所含的固体颗粒、水和空气等污染物对系统的正常运行有极大的危害。一般液压系统要求油品的污染度在NAS 8级以下,精密液压系统的要求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