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大国,政治小国。日本是单一民族,全国人民基本上都是大和民族。日本的天皇制度延续了2000余年,至今天皇仍是名义上的最高领袖。古代日本比较落后,唐宋以来与中国交往较多,曾派遣唐使来中国学习和进修。所以日本文化有很多与中国文化相似的地方,如日文采用了大量汉字,和服近似于中国的汉服,以及春节,使用筷子等。明智维新后日本发展很快,1895年中日甲午战争爆发,日本战胜中国,勒索了巨额赔款。1931年发起“九一八事变”,占领我国东北。1937年“七七事变”,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同年12月攻占中国首都南京,屠杀我30万同胞。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宣布向盟军投降。战后,日本经济经过十余年复苏,从上世纪60年代开始腾飞,至80年代中期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经济大国。日本于上世纪70年代后期与中国恢复邦交后,双方经贸往来频繁。但日本一直没有对战争罪行进行深刻反思,屡屡有伤害中国和亚洲邻国之举。日本右翼活动猖獗,侵略野心未死。未来,日本可能是中国主要的对手和敌人。
2000多年前,秦始皇派徐福率600童男、600童女东渡日本,为他寻找“长生不老之药”。徐福哪里找得到这种药?就不敢回来了。他率领的童男童女也都留在日本。他们的后代与土著日本人融合在一起了。毫无疑问,一部分日本人中有着中国血统。
1)日本国的起源
约公元1世纪,日本各地共有100多个小国(其中有的与东汉建立了外交关系),后来,这些小国逐渐得到了统一。
到了公元4世纪,在关西地方建立了比较大的国家,据说最终将它们统一起来的是当今天皇家族的祖先。当时,日本国的范围包括本州西部、九州北部及四国。
于是,经过了漫长的岁月,国家才得以统一。所以很难对日本国诞生的确切年代作出准确的判定。据《古事记》和《日本书纪》记载,第一代天皇——神武天皇于公元前660年建国并即位,即位日相当于现在的西历2月11日,因此就把这一天定为“建国纪念日”。
关于日本民族的起源,或日本人的起源问题,学界至今仍聚讼不决。从体质结构来看,诸种见解大致可分三类:(一)“人种更替说”,认为在日本列岛曾发生一次乃至两次人种更替。如在19世纪80年代,解削学家小金井良精认为,在绳纹时代生活于日本列岛的原住民是阿伊努入,绳纹时代后他们被大陆来的其他人种驱赶往北方。(二)“混血说”,认为“原日本人”(旧石器时代的日本人)在绳纹时代之后,与大陆或南洋诸岛移居来的其他人种混血,逐渐形成现代日本人。医学家清野谦次首先提出“混血说”,直至20世纪30年代,仍为学界主流。(三)“演变说”(或称“连续说”),认为绳纹时代的日本人由于生活方式的变化,其体质逐渐演变,成为弥生时代人、古坟时代人乃至现代日本人。它更为重视人种的继承性,既不赞同“人种更替说”,也不大重视混血对日本民族构成的影响。二战后,东京大学人类学研究室的长谷部言人和铃木尚教授持此说,至今对学界仍有影响。
从各时代日本人的体质结构来看,属于蒙古利亚人种是毫无疑义的。考古学已证明在10万年乃至20万年以前(即旧石器时代早期或中期),便有人群在日本列岛生息。但是,由于尚无这一时期的人类骨化石的发现,因而无从了解其体质特征。目前,在日本列岛发现的最早的人骨化石是1957年在丰桥市牛川町发现的“牛川人”,约生活于旧石器时代,具有“占人” (尼安德特人),的特征。除“牛川人”外,在日本发现的旧石器时代人骨化石,如“三日人”、“浜北人”,“港川人”、“圣岳人”,其生活时代均不超过3万年前,已进入“新人”阶段。它们的体质特征是身材较矮。例如,在冲绳岛发现的“港川人”,距今约18000年,男性身高约155厘米.女性约144厘米。与中国大陆发现的旧石器时代后期的人骨化石相比较,较之华北地区的身材较高的“山顶洞人”,他们更类似于在中国广西发现的身材较矮的“柳江人”。可以认为,在冰河期海面较低而出现陆桥时,“古蒙古利亚人”(广泛分布于东南亚)之一部,从中国大陆南部移居到冲绳和西日本,形成了上述的“原日本人”。他们便是绳纹时代日本人的母体。
对小鬼子多了解了解也是好了,日本其实只是中国的一个省,自从被小鬼子占领之后就搞了独立,不过我们在争取在我们这一代把日本解放了。
朝鲜或者蒙古后代
被神遗弃的钟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