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时间一长,医生难免会手抖。手术机器人能够过滤抖动,避免给患者带来的威胁。”北京和睦家医院医生朱刚坐在电脑边,回放自己操作达芬奇机器人完成的手术:两只微型机械臂从腹部小孔进入患者腹腔内,切除肿瘤。
与完全自动化的工业机器人不同,达芬奇依然需要医生来操作。患者躺在手术台上,朱刚坐在机器人控制台上,紧盯着成像系统,这个系统可以清晰地将手术部位放大数倍,左右手分别操纵着控制台上的两个手柄,再辅以脚下的控制踏板,指挥机械臂完成手术。
自1996年问世以来,在过去20年的时间里,达芬奇经过几代更迭,一度成为医疗机器人的代名词。如今,更多类型的机器人开始出现,在各个医疗环节辅助医护人员更好地完成工作。
目前的医疗机器人市场中,欧美企业占据了主要的市场份额。中国医疗机器人仍处于研发或临床试验阶段,还未实现医疗机器人产品规模化,在医疗机构的普及率也较低,但正努力赶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