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小心防范合同欺诈?

2025-04-30 01:43:59
推荐回答(1个)
回答1:

生意关系与一般关系的最大不同是,私底下怎么玩都可以,但一旦涉及到合同,涉及到签字画押,就必须丁是丁卯是卯地逐条逐款搞清弄明才行。

有些合同很复杂,一些公司根据各自行业的行规制定出许许多多的条文,让人读起来眼花缭乱,应接不暇,心浮气躁之下便草草签字。殊不知在这一份份小册子似的合同中,夹有多少陷阱与反陷阱的游戏!

从一般定义上说,合同欺诈是以订立合同为手段,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隐瞒真相的欺骗方法,骗取他人财物,又使他人屈于合同制约而陷于无处申诉之苦的行为。

以中国的房地产开发商炮制的合同为例。由于该行业专业性很强,法律法规又非常复杂,购房者难以掌握,并且大多数购房者都是第一次购房,没有经验,很多连合同也没见过。于是一些无德无信的开发商就在合同中设置了很多文字的陷阱让客户去踩,一旦踩上,进退两难。通常这些开发商会先让客户签订一个“认购书”或“意向书”,交付一定的定金。这本来是一个定金合同,然而一些开发商却在这个合同中设置了陷阱,规定:签订本认购书之日起几日内交纳首付款或全款,交首付款后几日内签订合同。如不交纳首付或不签合同,定金不退。按说应是先签购房合同,再交首付款或者全款,然而开发商却把顺序颠倒过来,让你先交纳房款再签订购房合同。按开发商的设置,购房者走出第一步,交纳了定金,签订了认购书,你就得走第二步,交纳首付或全款,否则定金不退。你走了第二步,又得走第三步,第四步……这和请君人瓮式的欺诈有何两样?

久居商海的商人经常接触购销合同,自然知晓其中的“猫腻”颇多。在如今买方市场主导一切商品的情况下,许多买方就利用了文字游戏“设陷”卖方。比如一些商家与生产厂家签订合同时,在付款单价上就爱玩“随行就市”这四个字。“随行”是什么“行”?“就市”是什么“市”?在这里,许多生产厂家在收款时就遇到了这些商家的价格刁难。原因就出在“随行就市”上:一方说这个价,另一方说那个价,最后呢,收款人不得不依付款人的价格收账。没办法,钱在人家手里,价格又没有法界,这赖谁呢?

在当今合同欺诈行为屡见不鲜,已成为社会经济生活中一大公害的背景下,聪明的商人小心地应对每笔与自己有关的商业交易。面对合同欺诈手段的多种多样,他们仔细研究生活中欺诈者的主要运作规律和特征,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提高自己的防范能力。他们随时保持着警惕,宁肯放弃送上门的生意不做,也不草签有问题的合同。

正是这种小心,使得一批又一批骗子难以得逞,商人的这种“精明”正是当方则方、善于保护自己的表现。

——引自延边人民出版社《关系决定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