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觉得这个问题要从三个方面来谈:
1、人的方向感知
这个方面应该不用多讲。
心理上已经普遍认可,空间方向感知是人最基本的能力,也是人成长过程中较早获得的能力。我们能够感知的方向,绝对不止4个。
2、人习惯性的方向表述
既然可以感知不止4个方向,那为什么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只分辨直角4个方位呢。
我认为这是语言和行为习惯的问题。在我们的语言当中,只有东、南、西、北四个方向的词语表示(前后左右属于东南西北的小范畴,至于东南、东北、西南、西北等组合词,也是建立在这四个基本词语之上的),没有一个单独的词语可以描述“东偏北30度”这样一个特定的方向。故,语言影响我们的空间感知。 我们从小到大便形成了用东南西北,或者前后左右四个方向描述空间的习惯。
这种语言的形成,归根到底也是直角坐标系的便利之处:既然只用四个方向便可以便捷地表示出平面所有的点,又何必引入一个A坐标呢?
3、城市规划中的方向
正如 @杨晔萌所说,城市规划要考虑到便利性的问题。
除此之外,我也要提醒下,建筑本身的影响。
要设计一个蜂巢状的城市,其中的建筑(至少是在街道转角的建筑,其屋角应为120度)。而传统民居主要是土坯房、木头房或者红砖房,在没有比较方便的测量角度的工具的情况下,要精准地做出有5个120度角的房子当然比较麻烦,而且这样房屋内部设计也成了问题(不要跟我说亭子。。。我们讨论的是民居),人们会倾向于选择容易测定的角度,比如90度,因为这正是一块红砖的四角角度。。。。长方形样的房屋设计,也给室内屋顶带来了方便,因为红砖房/土坯房的楼板都是用长长的木头撑着的。
其实说了这么多,我很想问一下提问者,你提到的蜂巢式设计有颇多利处,能否就此问题举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