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P3是由动画专家团体(Motion Picture Experts Group)所发明的,这个团体致力于研究影音数据压缩公开标准...其实就是我们常听到MPEG,如何,听起来挺酷的吧,但无论如何,让我们在听到美妙的MP3音乐时,心怀着感激吧!!
MP3格式的数字音乐,原本只有在配有声卡与音箱的计算机中才可播放。但在大约两年前,钻石多媒体公司(Diamond Multimedia)宣布推出MP3随身听Rio之后改变了整个音乐市场。突然之间,网络音乐不再是一群计算机玩家头戴耳机在屏幕前哼哼唱唱,只要你买个MP3随身听 (MP3 Player)就可以把MP3格式的歌曲复制到该设备中,解决了MP3不可携带的限制,而广大的唱片工业,却如芒刺在背,开始感受到强大的威胁。美国录音工业协会RIAA(Recording Industry Association of America)甚至提出控告要禁止Rio上市,但在1999年6月RIAA打输官司后,MP3成了IT界与音乐界最热门的话题之一。
1.MP3 的历史。
八十年代初期,国际标准组织(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for Standardization, ISO)和国际电工委员会( International Electrotechnical Commission IEC)共同创建了电影图像专家组(Moving Picture Expert Group, MPEG), 来开发电影视频的编码呈现。88年的时候,MPEG在德国汉诺威召开会议,决定推出音频的编码。后来,由Brandenburg教授带领的科学家,在德国Fraunhofer研究所,通过一台冰箱大小的机器,将一个声音文件压缩到其原大小的百分之8,而基本保持了其效果。这项研究的成果被称为“MPEG-1 Layer 3”算法,进而又产生了ISO/IEC IS11172-3 和 ISO/IEC IS 13818-3两个标准。Brandenburg教授又花了20年时间来改进这项技术,才使它成为现在广为人知的MP3。 (源自Thomson MP3专利网站[url]www.mp3licensing.com)[/url]
2,MP3技术简介。
Brandenburg教授解释的MP3最基本的原理是“欺骗人耳”。他详细研究了人耳和人脑接受声音的机理。MP3编码技术实际上就是通过删去一些人耳不敏感的音频文件成分,来达到既减少文件大小,又让人感觉不到差异的效果。比如,有两个音符非常相似,一高一低,又要同时发音。人脑只会识别一个。MP3算法就会筛选出人脑较为敏感的那个,而删去另一个。这样一来,一个3分钟长的歌曲,通常需要占用30M的空间,而MP3压缩后可以达到3M,而效果差别却不大。
mp3是internet上最流行的音乐格式,最早起源于1987年德国一家公司的eu147数字传输计划。mp3是利用音频压缩技术,将声音用1:10甚至1:12的压缩率压缩成容量较小的文件,可以保持较好的音质。由于这种压缩方式的全称叫mpeg audio layer3,所以人们把它简称为mp3。以mp3形式存储的音乐就叫作mp3音乐,能播放mp3音乐的设备就叫作mp3播放器。至于从realplayer将音频文件保存到mp3,因为我没有实际操作过,不知道。不过,你如果买了mp3,一看说明书就知道了啊。mp3的优点 mp3的优点有许多,主要有三点:一是由于大大压缩了文件的体积,所以相同的空间能存储更多的信息;二是由于没有机械元件,全部是电子元件,所以不存在防震问题,更加适合运动时欣赏音乐;三是可以随心所欲编辑自己喜爱的歌。mp3的缺点 有一利便有一弊,mp3也有一些缺点。mp3音频压缩技术是一种失真压缩,因为人耳只能听到一定频段内的声音,而其他更高或更低频率的声音对人耳是没有用处的,所以mp3技术就把这部分声音去掉了,从而使得文件体积大为缩小。虽然听上去mp3音乐仍旧具有接近cd的音质,但毕竟要比cd稍逊一些。
bu shi zhongguo r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