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为什么有冻雨而北方没有?

2025-04-30 22:18:43
推荐回答(3个)
回答1:

冻雨不止南方有,北方也一样存在。我国出现冻雨较多的地区是贵州省,其次是湖南省、江西省、湖北省、河南省、安徽省、江苏省及山东省、河北省、陕西省、甘肃省、辽宁省南部等地,其中山区比平原多,高山最多。

危害:

冻雨是一种灾害性天气,多发生在冬季和早春时期,当积聚聚到一定程度时,不仅有害,而且危害不浅。

从农业上,冻雨期间因温度降低,田地结冰,会冻断或冻死早春播种的作物幼苗。此外,冻雨还能大面积地破坏幼林、冻伤果树等。

从生活上,交通会因地面结冰而受阻,同时地面结冰也会增加发生交通事故的几率。冻雨大量冻结积累后能压断电线和电话线,使电信和输电中断。飞机在有过冷水滴的云层中飞行时,机翼、螺旋桨会积水,严重时会造成飞行事故等。

扩展资料:

冻雨的凝聚物叫“雨淞”,它是超冷却的降水碰到温度等于或低于零摄氏度的物体表面时所形成玻璃状的透明或无光泽的表面粗糙的冰覆盖层。

雨淞比其他形式的冰粒坚硬、透明而且密度大(0.85克/立方厘米),和雨淞相似的雾淞密度却只有0.25克/立方厘米。雨淞的结构清晰可辨,表面一般光滑,俗称“树挂”,也叫冰凌、树凝,,我国南方把冻雨叫做"下冰凌"、"天凌"或"牛皮凌"。

雨淞最多的季节,冬季严寒的北方地区以较温暖的春秋季节为多,如长白山天池气象站雨淞最多月份是5月,平均出现5.7天,其次是9月,平均雨淞日3.5天, 冬季12月至3月因气温太低没有出现过雨淞。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冻雨

回答2:

南方为 有冻雨,而北方也有

我国出现冻雨较多的地区是贵州省,其次是湖南省、江西省、湖北省、河南省、安徽省、江苏省及山东省、河北省、陕西省、甘肃省、辽宁省南部等地,其中山区比平原多,高山最多。

冻雨是初冬或冬末春初时节见到的一种天气现象。 

当较强的冷空气南下遇到暖湿气流时,冷空气像楔子一样插在暖空气的下方,近地层气温骤降到零度以下,湿润的暖空气被抬升,并成云致雨。当雨滴从空中落下来时,由于近地面的气温低于0°C,电线杆、树木、植被及道路表面都会冻结上一层晶莹透亮的薄冰,气象上把这种天气现象称为“冻雨”。我国南方一些地区把冻雨又叫做“下冰凌”,北方地区称它为“地油子”或者“流冰”。

冻雨是由冰水混合物组成,与温度低于0℃的物体碰撞立即冻结的降水,是初冬或冬末春初时节见到的一种灾害性天气。低于0℃的雨滴在温度略低于0℃的空气中能够保持过冷状态,其外观同一般雨滴相同,当它落到温度为0℃以下的物体上时,立刻冻结成外表光滑而透明的冰层,称为雨凇。严重的雨凇会压断树木、电线杆,使通讯、供电中止,妨碍公路和铁路交通,威胁飞机的飞行安全。

回答3:

当空中的雨落到近地面很冷的电线、树木、植被和地面上时,立即就凝结成一层晶莹透亮的薄冰了,久而久之,电线挂上了粗粗的冰条,地面上也积了一层薄薄的冰,这就是冻雨。冻雨多在强冷空气或寒潮到达时,由于冷暖空气交锋而产生的。北方由于长期被冷空气占据,而暖气流无法到达那里所以不会形成冻雨。而南方当有冷锋入侵时,使锋面下的气温和地面温度都降至0℃以下,而锋面上方的气温却在0℃以上且较潮湿,在锋面上方的云层内形成的雨滴落入温度低于0℃的气层时,就能变成过冷雨滴,这种过冷雨滴一旦降到温度低于0℃的地面或地物上,立即冻结成冰,形成一层密实光滑的、有时是透明的玻璃状冰壳。冻雨落在表面温度低于冰点的树、电线上后,马上在它们外围结成晶莹透明的冰层,这时雨滴继续落在结了冰的物体表面上慢慢下垂,于是结成了一条条冰柱,有的地方称它为“冰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