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算是诈骗还是经济纠纷?

2025-04-30 12:20:57
推荐回答(4个)
回答1:

经济纠纷是指市场经济主体之间因经济权利和经济义务的矛盾而引起的权益争议,包括平等主体之间涉及经济内容的纠纷和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作为行政管理相对人与行政机关之间因行政管理所发生的涉及经济内容的纠纷。经济纠纷有两大类:一是经济合同纠纷,如买卖合同纠纷,借款合同纠纷,承揽合同纠纷,建设工程合同纠纷、技术合同纠纷等;二是经济侵权纠纷;如知识产权侵权纠纷、所有权侵权纠纷、经营权侵权纠纷等。在市场经济中,合同是平等的市场主体间确立交易关系,共同实施交易行为,追求和实现经济目的的法定和普遍的形式,因此,合同纠纷是经济纠纷的主要部分。诈骗,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使被害人陷于错误认识,被害人“自愿处分”财物,被告人骗取款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被害人受损。由于这种行为完全不使用暴力,而是在一派平静甚至“愉快”的气氛下进行的,加之受害人一般防范意识较差,较易上当受骗。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回答2:

货物的质量发生争议,只能算经济纠纷,既然货已经售出就应该付清货款,如果质量有问题,收到货就应该提出,现在提出是占不住脚的,找他付款就是了。

回答3:

属于经济纠纷
对于货物的质量,乙方在收取货物当时或者稍后的合理期间内,如果发现质量不符合约定,应该向甲方提出质量异议。甲方在收到质量异议后,双方可联合对货物质量进行鉴定或者勘察。在未经双方共同认定货物有质量问题并商定处理方式之前,乙方一般不得擅自处分货物。

回答4:

乙的行为不构成诈骗。
甲给付货物不符合合同约定的行为构成了违约。乙将货物出售的行为,不影响其向甲主张赔偿的权利。(有合同约定按其约定,无约定则赔偿实际损失额)
但乙无权扣押甲30万元,应予以返还,否则可能构成侵权,当然实际操作中可以从30万元扣除2人认可的乙损失的数额后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