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这个问题放到九月下旬来解决,恐怕已经晚了……因为学生已经习惯于在你管的自修课上发出声音。
要解决这个问题,或许可以这么考虑:1、管理的教师本身是否有足够的威信?有的威严的教师不需要做什么工作就可以让自修安静,这个就不需要讨论了;有的教师根本没什么威信,这个也不用白费劲了;要能纠正这个问题的教师,必须是有一定威信,能通过沟通与具体措施来让学生合作的教师,如果不符合这个条件,那么本回复以下内容都可以免看了。
2、自修课到底有多吵?如果说是大声喧哗,那么这个教师基本上可以说是没威信的那种,这个问题就可以不用讨论了,因为你需要的首先是在日常教学过程当中建立你的威信。如果说是个别人比较突出,那么就找那个别人来处理;如果说是总体上小声汇集成大声,那么教师就要辛苦一下,这个是需要重点探讨的。
3、个人意见是,对这样的情况,如果您又是符合我开头说的条件的教师,可以这么处理:
首先用10分钟内的时间向大家说明自己要求晚自修安静的原因,通情达理,让学生接受,那么无论学生的自我约束力如何,至少教师在管理的过程当中不至于一下子遭到大多数人的敌对;
其次,管理的原则上,主要还是对声音的总量进行控制,如果教师不能让他们安静,那么就大体上确立一个允许的范围,明确告诉学生,一旦声音到达这个量,就要提醒并且警告一次,如果警告到达一定的次数(比如4次、5次、6次7次,具体的次数根据这个班级的情况,太多了等于无效,太少了让他们无法做到,仍然无效),那么就要采取措施(比如说延迟下课、用活动课时间补等等……这个具体的措施要看所在学校给予教师的权限,必要时需要与班主任配合,但是千万不要推卸给班主任);
第三、在开始阶段,这个措施的推行肯定有阻力,这个时候,教师必须意志坚定,该警告就警告,该处罚就处罚,心软就失败了(所以说,如果教师威信不够就别这么做了)
第四、除了耳朵,教师在开始阶段也需要眼睛和腿脚。自修的时候或许需要多看着学生,牺牲几节课(别希望把工作带到自修课完成多少,但是要带去一些,原因后述),教师应该在讲台上不断扫视班级情况,对一些讲话(哪怕是讨论)时间过长的学生要过去提醒一下,对个别声音明显偏大的学生同样要及时提醒(如果多次提醒效果不好,那么就警告他:如果明显是你个人的原因使得班级自修课声音太响,那么我就不要求全班承担责任,而找你个人,因为绝大多数同学没错,你的错误明显而确凿。)。这个时候教师需要辛苦一下。因为个人经验表明,如果教师一直保持扫视的状态,学生会相对加强约束,站着效果又比坐着好一些。
第五,如果说是开始是纪律比较差,所以把警告限制设定比较高的班,那么教师可以在纪律好转以后进行表扬,并且逐渐降低上限(但是最好不要低于4次,因为3是个心理关口,感觉太少,比3多1则感觉比较合理)把这个作为争取集体荣誉的挑战性目标。
第六,当纪律确实好些后,教师可以把更多的时间放在边管自修课边干其他工作(比如批作业)上了,但是为了避免让学生突然感到教师放松了监督,所以说刚才说了,即使是最开始的阶段,教师也应该象征性地带上一些工作的内容去管自修。
以上,谨供参考。根据个人狭隘经验总结所得,是否合用还不清楚.
先建立自己的威信,管晚自修的首先要管好自己,自己做的不好的话其他人是不会信服你的。利用一些小技巧,例如用小字条去提醒,以班主任名义去警告,就是不要当着全班的面讲,让违纪者觉得自己是被重视的。
你可以采取轮流班长制!让每个人轮流去管束他们!把大家都反映不好的可以先班主任警告、批评!实在不行就告诉其家长!
你要让那群小鬼信服你,你才管得住他们,方法很多,但解铃还需系令人
能管就管啊,管不了就不管,顺其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