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季到了,很多人都想去滑雪,无论是新手想体验下滑雪,或者滑雪爱好者,都想了解下人工滑雪场和天然滑雪场的区别。
首先人工雪和天然雪的形状不一样
人造雪使用冰片为原料造雪或者是使用传统的高压水与空气混合造雪。所以人工造雪的雪晶普便比天然重小,呈小冰粒或小冰渣,容易压实摩擦力小,经过压雪机碾压后,会比较硬,随着气温的变化也更容易结。冰,存放时间更长。
天然雪通常为六角形,直接是由水汽凝结而成,当温度降到一定程度时,就会结晶,然后逐步形成雪花,所以天然雪的含水量会比较大,比较柔软,不宜长时间保存。
虽然天然雪和人造雪在晶体结构上确实有差别,但他们都是水小的冻结形态,现在的造雪技术已经把雪道状况呈现得一致
自然雪花偏扁平,落地后会相互交织在一起,形成的积雪孔隙率高、密度低、硬度低,非常松软;人造雪形状上更立体,是近似球状或圆锥形的密实晶体,形成的积雪孔隙率低、密度高,硬度和强度等力学性能都优于自然雪。
雪的制造方式不一样
人工滑雪场的雪是“雪炮”式造雪机制作的:
利用高压空气将水流打碎成细密的雾状喷出,水雾遇到冷空气,就会在落地之前快速凝固成为冰晶。开大型压雪机,把雪压瓷实,再造雪再压雪,如此反复几次。
自然雪是大气中的水汽凝华形成的固态降水,它的结构随着温度和湿度的变化而变化,绝大多数呈六角形,主要分为柱状、片状和星状三种形状。由于大气的温度和湿度不断变化,自然形成的雪花呈现千万种不同的形态。完全一样或完全对称的雪花,在自然界中是不存在的。
而人造雪是用相同的模具流水线似的制造出来的。最常见的人造雪是把高压水泵中的高压水与空气压缩机中的高压空气在双进口喷嘴处混合喷出,高压空气会将水分割成微小的颗粒,这些颗粒在寒冷的空气中会凝固成冰晶,这些冰晶进一步与空气中的水汽接触,然后晶体会生长,这个过程是在短时间内完成的,没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让冰晶去自由生长,因此人造雪大部分的颜色为白色、不透明,形状上近似球状或圆锥形,星状和多枝状的形态很难形成。
成本的区别
国内大部分雪场都是在雪季开始的前一个月就需要用造雪机创造雪场的基础,最后等到自然降雪后才能开门迎客,而等游客开始玩的时候,雪道又成了快消品,每天都需要不停的造雪和维护。
大部分户外滑雪场都非常依赖人工造雪,一条1000米的5S级初级滑雪场至少需要1.8万m³的雪。所以大部分滑雪场都建在自然湖泊和水库旁,以降低原材料的成本。
人造雪成本比较高一些,机器还要一天24小时不停地进行人工降雪,因为只有这样才能让滑雪场正常运转。
天然雪完全不需要花费一分钱,完全看天气。
安全系数不一样
天然雪需要在结晶核上开始结晶,由于近年来环境污染比较严重,所以天然雪在降落的过程中会吸附很多有害物质,天然雪很不安全。
人造雪的造雪原理采用的是物理方法,只要有水有电,并且在温度满足的条件下就能造出雪来。因为人工造雪的过程中没有加任何化学物质,要比天然雪安全多,对人体有害的物质基本上没有
说完区别,我们说说各自的优点:
人造雪滑雪场的优点
由于人造雪的物理性状稳定且统一,在雪场的压雪、平整等一系列加工之后,比自然雪更容易形成物理性质一致的雪道。
人造雪比自然雪更“抗造”,特别是滑雪比赛场地雪道的抗压性和抗冲击性有更高的要求,人造雪无疑是更优的选择。
天然滑雪场的优点
纯天然积雪的滑雪场,没有人工造雪,雪质呈细细的粉末状,难以揉捏成团,俗称“粉雪”器。滑起来有唰唰声,溅起来像砂糖一样,抓一把使劲握,松手还是雪粉末,轻轻拍掉身上的雪,很容易就脱落了,不会沾身。在这样的雪场滑雪,摔跤后最多出一个雪坑,不会摔疼人的,非常安全好玩,很适合新手来学习多。
人造雪并不比真雪差,各有各的优点,在选择滑雪场的时候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