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德什么意思

承德什么意思
2025-02-24 15:23:04
推荐回答(5个)
回答1:

承德是首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1703年清康熙修建避暑山庄,成为清王朝的第二个政治中心;1723年设热河厅;1733年雍正取“承受先祖德泽”之义;赐字“皇承天德”释义先皇秉承天地化育万物的恩德;并设承德直隶州,始称“承德”;

回答2:

上善至承,德行天下。

回答3:

承德由来:
承德是由雍正皇帝命名的。雍正皇帝还是皇子时,曾多次跟随康熙皇帝来到热河,据纪欣、付际红统计,康熙l4年间共驻山庄21次,雍正15次随行。但他继位以后,就再没有来过热河。但他给后代定下了规矩:“后世子孙,当遵皇考所行,习武木兰,毋忘家法。”由此看来,雍正皇帝在位期间没能再来承德,心里是有说不出的苦衷的。

雍正元年(1723年),雍正皇帝设置了热河厅。雍正十一年(1733年),雍正取“承受先祖德泽”之义,赐字“皇承天德”释义“先皇秉承天地化育万物的恩德”,并设承德直隶州,始称“承德”。雍正帝在谕旨中说:“我国家光宅区夏,薄海内外咸隶版图,而热河由密迩畿辅,置道分厅,吏治赅备,近复改设府州县,归置与内地等。”从此,热河有了承德之名。

回答4:

承德河北省地级市
承德的由来
承德市,别称“热河”,河北省辖地级市,河北省政府批复确定的河北国际旅游城市、连接京津辽蒙的区域性中心城市。是连接京津冀辽蒙的重要节点,具有“一市连五省”的独特区位优势,是首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国家甲类开放城市,中国普通话标准音采集地、中国摄影之乡、中国剪纸之乡。
承德历史

起源于1703年清康熙修建避暑山庄(皇家避暑行宫),成为清王朝的第二个政治中心;1723年设热河厅;1733年雍正皇帝取“承受先祖德泽”之义;赐字“皇承天德”释义“先皇秉承天地化育万物的恩德”并设承德直隶州,始称“承德”;民国和解放初期为原热河省省会;1955年,热河省建制撤销,承德划归河北省,为省辖市。
著名诗人刘章为承德作诗“承德山水秀丽康, 皇承天德荣耀煌。 古城雄姿见乾坤, 王者风范世所尊。”
承德又名皇承天德——释义“先皇秉承天地化育万物的恩德”
“承德”最早在清代作为地名使用,指的却是奉天(今沈阳)。清王朝入关前曾在奉天建都。康熙三年(1664年),清政府命名奉天为承德,并设置承德县,取承受先祖德泽之意。
雍正十一年(1733年),雍正皇帝效仿其父康熙命名奉天为承德的做法,将当时的热河命名为承德,改热河厅为承德州。此举同样昭示承受德泽之意。
“皇承天德”这四个字,不仅体现了雍正皇帝的治国理念与愿景,也彰显了中华民族的文化精髓。其中,“皇”字代表皇帝,象征着皇权的尊严与权威;“承”字延续了“承德”的含义,即继承与发扬;“天”字代表天命,体现了皇帝们对天地自然规律的敬畏和遵循;“德”字则寓意恩德,强调了皇帝要以德治国,关注民生,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
承德的避暑山庄及其周围寺庙是中国十大风景名胜、旅游胜地四十佳、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中国普通话标准音采集地,是国家甲类开放城市。1994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也是国家首批世界文化遗产。
承德避暑山庄,又名“承德离宫”或“热河行宫”“皇家涌泉圣地”“皇家避暑行宫”,是世界文化遗产、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国四大名园之一。山庄位于河北省承德市中心北部,武烈河西岸一带狭长的谷地上,是清代皇帝夏天避暑和处理政务的场所。

回答5:

  1723年3年(雍正元年),雍正皇帝设置了热河厅。厅是清朝在新开发区的一种政区建制,有直隶厅与散厅之别。热河厅是散厅,与县平行。
  雍正皇帝对热河并不陌生,他做太子时,多次随康熙皇帝来热河,避暑山庄北面的狮子园,是康熙皇帝赐给他的府邸。可他继位以后,因为忙于统治阶级内部的倾轧,忙于巩固自己的皇权,没有来热河。但他给后代定了规矩:“后世子孙,当遵皇考所行,习武木兰,毋忘家法。”
  1733年,雍正皇帝又将热河由厅升为州,并亲自命名为“承德州”。承德州是直隶州,直接属于省。
  从此,热河有了承德之名。
  承德,意为“承受德泽”,出自《尚书》的《周官》篇:“六服群辟,罔不承德,归于宗周。”传《周官》篇为周成王所作。承德一词,最早是官职名。
  历史上有过一个城市叫承德,这就是今天的沈阳市。沈阳是满族的发祥地,原称奉天。1664年(康熙三年),康熙皇帝在奉天设置了承德县,清初史料中常见的“承德”一名,均指奉天,很多人将它与后来的承德弄混,就连博学多闻的鲁迅先生,也曾将两者混为一谈,后来他自己发觉了,又做了更正。
  雍正皇帝是在康熙帝八十诞辰之际,将热河赐名“承德”的。这是为了缅怀康熙皇帝,表示承受父亲的德泽。在民间传说中有一种说法,说雍正帝是将康熙帝遗诏“传位十四子”改为“传位于四子”,才得以继位的,雍正帝将热河改为“承德”,意在告诉天下人:我是承受父亲德泽继位的,不是篡位。
  乾隆皇帝是在1735年(雍正十三年)继位的。他在12岁时,就曾随祖父康熙皇帝行围木兰,在一次猎熊时临危不惧,深得康熙帝赞赏。1738年(乾隆三年),在承德设副都统;1740年,设热河兵备道。1741年,乾隆皇帝继位后第一次出塞,行围木兰,避暑山庄此后开始继续修建,工程的重点是围绕松鹤斋、正宫、东宫进行的。1742年,乾隆皇帝取消了雍正时设的承德州,恢复了热河厅。此后他几乎年年来承德,每次多是农历五月来,过完生日((八月十三日)以后,到围场行围20天,九月返回北京。承德成了名符其实的第二个政治中心。
  避暑山庄在继续修建。它成为清朝历史上一个独特的舞台,许多重大事情或在这里发生,或者与这里有直接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