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遥想中国近两千多年的封建制度,其中的千古明君自然是不少,而他们所做出的丰功伟绩直到今日也是被很多人所津津乐道的。但有明君,同样也有昏君,相比明君,他们则是因做事太过荒谬无能而被不少人所记得,成为茶余饭后的谈资。
但明君有糊涂时,昏君同样也可能做出对后世有益的事情,今天所要介绍的就是历史上著名的荒淫皇帝隋炀帝杨广在位期间所做的三件大事,而这三件事更是整整影响了中国1400多年。
杨广虽为隋文帝与皇后的嫡次子,但因有哥哥杨勇的存在,其在十三岁就被册封为了晋王。虽不是太子,但杨广心机颇深,懂得在外伪装自己,同样也因此博得了皇后的欣赏,后他伙并皇后、杨素,把当时的太子——杨勇的名声搞差,于600年自己成功当上皇太子,也于604年成功即位。
杨广喜奢侈,即位后不仅在全国各地下令大力修整宫殿和离宫,还将显仁宫重新修建了一番,更从各处觅得奇花异草,飞禽走兽填缀其中。而为了进攻高丽,促进南北物资的沟通又或者说所谓的出京城游览,隋炀帝还下令开凿长达五千多里的京杭大运河,在当时的水平条件下,这么大规模的工程自然调动了大量的民力物资,所以也惹得民不聊生,百姓哀声道怨。
但这也是其所做的三件大事之一,京杭大运河的修建不仅对南北文化经济的共同交流起着巨大的促进作用,同样也稳固了中央集权,使得南北方都在皇权的控制下,更因此孕育了一座座底深厚的名城古镇。
除此之外,杨广所做的第二件大事则是在政治上创建了三省六部制,这不但使得官僚体系结构趋于严密,行政效率得以提高,同样也将宰相权力一分为三,削弱相权增强君权,进一步加强并完善了中央集权制度。同时,该制度更是从隋朝一直沿用了到了清末,标志着中国官制的重大变革。
在文化方面,杨广则采取开科取士,一举取代了原有的九品中正制,使得人才不再被所谓的世家大族所垄断,也给了寒门子弟可以进官加爵的机会。分科考试同样也使得所选拔出来的人才更具针对性和多样化,满足国家各方面对人才的需求。而从隋朝往后,各代均继续沿袭,唐朝更是完善了该制度。
用历史学家的一句话来形容隋炀帝杨广是再合适不过的:“虽然无德,但是有功。”他爱奢侈,多次修建宫殿和外出打仗,耗费了大量的人力和物资,更引得后人对其的偏见和批评颇多。
但其所做的三件大事对后世的影响却是非同凡响的,倘若杨广在位期间,可以多多关注民生,处理好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关系。谁又能说他就不是一个可以流芳百世的千古明君呢?
隋炀帝在位时期做了修建隋朝大运河,三征高句丽两件事。
隋朝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北达涿郡,南至余杭,全长两千多公里,是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 。它的开通,大大促进了我国南北经济的交流。
隋朝大运河始建于公元605年,隋炀帝利用已有的经济实力,征发几百万人,开通了一条纵贯南北的大运河。为了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王朝对全国的统治,动用百余万民工挖通济渠,连接黄河淮河,同年又用十万民工疏通古邗沟,连接淮河长江,构成下半段。三年后,用河北民工百万余,挖永济渠,通涿郡(今北京南),构成上半段。又过两年,疏通江南河,直抵余杭(杭州)。至此,共用五百余万民工,费时六年,大运河全线贯通,全长两千七百余公里,成为世界上最伟大的工程之一。
三征高句丽,从大业八年(612年)到大业十年(614年),隋炀帝三次对高丽进行的战争。 这三次东征炀帝均御驾亲征。从大业七年(公元611年)起炀帝刚刚巡游江都结束便开始为这次东征进行各项粮草军备,至大业八年(公元612年)二月,隋炀帝正式进军,第一次东征,因隋炀帝指挥错误,隋朝遭遇惨败,损失惨重,隋朝国内开始发生百姓农民起义。第二年正月,隋炀帝就开始筹划第二次东征,但因杨玄感叛乱最终退兵。大业十年(公元614年)四月,隋炀帝第三次发动战争,高句丽国王遣使请降,并将去年叛隋投奔高句丽的兵部侍郎斛斯政送还,隋炀帝班师还朝。但是高句丽国王却不按隋炀帝的命令入朝 ,还不放回其俘获的大批隋朝军民。后世中原人到高句丽时,还看到大量当年被高句丽俘获的隋人,“隋人望之而哭者,遍于郊野”。
大运河(Grand Canal)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创造的一项伟大的水利建筑,也是世界上开凿最早、规模最大、世界上最长的运河。隋朝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南起杭州,北到涿郡(今北京),全长2700公里,跨越地球10多个纬度,纵贯在中国最富饶的东南沿海和华北大平原上,通达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海河五大水系,是中国古代南北交通的大动脉。后经元朝取直疏浚,全长1794公里,成为现今的京杭大运河。京杭大运河利用了隋朝大运河不少河段,缩短了900多公里的航程。自清末改漕运为海运,大运河才不再是国家经济的大动脉了。2014年中国大运河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隋炀帝是隋朝的第二位皇帝,他在位期间最为著名的工程就是京杭大运河
隋炀帝杨广在位期间(604-618年)”修通运河(下令修建完成大运河)”、“西巡张掖(亲自开拓疆土畅通丝绸之路)”、“开创科举”、“开发西域”、“建立天朝体系(四方纳贡)”
开凿京杭大运河,联通南北交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