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版画,继明朝工艺之大成。初期两代交替之际,明末刻工艺匠大都健在,所以,顺、康 时期的版画承袭明朝遗风,多有精品佳作。但是入清之后,总的趋势是没有新的发展进步, 且逐渐步入衰落。
清代前期的统治者,除了重视印刷图书之外,对于版画的刻印也很热衷。大力从各地方延请名工巧匠入京,为宫廷镌刻图书之插图,或其他各类版画。
清代后期,版画绘刻优秀的作品已不多见。如乾隆五十六年(1791年)程氏萃文书屋活字本《 红楼梦》附图二十四幅,是该书最早的一种版画,非常珍贵,但其风格受当时画院影响,人 物形象比较呆滞,与明代小说插图版画相差甚远。
清代晚期,戏曲、小说等通俗读物中虽然也多有插图,但是刻印水平低下,粗率不精,已不为世人所重视。正是此时,石印、铜版印刷相继传入中国,传统的木刻版画更迅速走向衰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