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否真有气功这种功夫?怎样修练?会气功的能发给我QQ号吗?做个朋友。

2025-02-23 20:28:13
推荐回答(6个)
回答1:

少林点穴的三层功夫
第一层功夫
“点穴容易识穴难”。点穴之法主要在于熟知全身各穴,不但能言其所在,而且能瞑目抚之。否则,如盲人看马。识穴必须认真准确,丝毫无差。具体练法是:
习点穴之法,必须先明确十二经之穴名,再熟悉各穴之位置,经络与脏腑的关系。其具体练法是:取较坚硬的木材,刨光,制一木人,身上先绘标出某一经的诸穴,循其经络点其穴位,每日三至五次,每次三至六回。熟悉之后,改为夜晚点之,继练月余。若能在暗处点中,初艺则成,可另换一经,依上法习之,依次增加。将人身全部穴位练熟后,可合并通练,练到能在暗处准确地点中全身诸经百穴者,功则已就。
人身之穴位占面积极小,所点击之面积只不过二三分也,所以初练时千万不可疏忽大意,误此为彼或误彼为此。练时应由少到多,由简到繁,着力应由轻到重,时间应由短到长,苦恒点练。
习点穴之法,无论制人或救人皆须身有真功,手有高技。否则,制敌人反而被敌所制,救人却反而贻误人。
古人云:
点者出手暴客残 应指倒地一刹间 我若失技反被擒 他借我力杀人便
制人必先学救法 误伤良君可复原 能制无解非真功 还须从头把功练习点穴法,虽力在指,但要牢记"心与意合,意与力合,力与气合,手与眼合,技与巧合";"阴阳归一,五行求本,本为力气";"力气之本,仍为气血,气血密依";"血为气之母,气为血之帅";"气顺血行快,血壮气充盈"。所以,习点穴者还需增加营养以宜壮血,苦练气功以宜发力。
习点穴法,切要"识透穴理"。凡学者必须细心体会,随时习练,不拘形式,如床头、桌前、地边、途中等均可练。经常摸索点穴之理,依理推之,逐穴求之,必有所得。如气血之头在某时应在何穴,在某时经流何穴,始自何时几刻,又终止于何时等,皆须精推细摸,了如指掌。
习点穴之法,还须深知气血循行,行之某经是逆行还是顺行,是向上还是向下,是向左还是向右等等,都必须辨其明,知其详,方能得心应手,点之即中。若误其前后,或误其左右、上下,则都不能奏效。习点穴法,还应熟知人体诸经的血液循行轨道及其变化,血液循行在何时经何经络,注入何穴,顺逆凝滞,缓急多少等。
点穴之妙,在于选中穴位,击中要害,灵在眼疾手快,视其准,点其速,力之雄,无不妙也。百点百中,点中要害。若无真功,皆会点偏穴位,着手是空,不仅不能制对方,反而给对方开了一个缺口,被对方击中。空穴之意另有一说,即"气未到,血已过"。换句话说,就是未点在气血头上,任你指头上很有功夫,也难奏效。因气血之循行和气血之头所注入各经穴的时刻、路线,都是有一定规律的,所以习点穴之法应深知气血循行的路线及气血循行之头,方可点之即效,制服敌人。
前辈云:"气血头者五枝也,上下两枝,左右两枝,正中前一枝。"以正中一枝诸穴者,最为要害。出手点时,应视准而力猛,中者必应。气血还有正头和直头之说,气血正头为猛,气血直头为冲。其实都是指正中前一枝诸穴而言,仅说法不一。
歌诀曰:
点穴之妙在血头 何时点打须追求 何时正头注何处
何时气血经穴流 五枝血头须详辨 丝毫偏误不可有
更考时辰多幻变 悉知五枝血注头 切记交手抢直头
若失良机命要休 劝君切莫忘练气 点穴无气功白丢
习点穴法,应讲实效,其秘法有三:一则精悉经络、穴道和气血循行之理;二则深知气血流注与五行、天时的关系;三则熟读并牢记点穴诸诀。
习点穴法,还必须采用考问法,来验证自己所学之法。何者正,何者误,何者优,正者持之,误者改之,优者扬之。其考问之法有四:
1.考问穴位
制一木人,绘出人体全部穴位,用手指或教尺指点木人诸穴,学者一一答之。教者可先问致命穴,次问大穴,最后问小穴。也可先考问经穴,次考问经外奇穴,或任意考问。
2.考问经络
仍以木人考之。在木人体表绘出经络和奇脉,教者考学者:伤人者点何经络?此经络引连何脏?被点者当时有何症象?救治者用何手法、何药?效果如何?等等,逐经逐穴逐日考问。
3.考问人体之气血,诸穴与脏腑之关系
习点穴之法,必须深考人体的气血循行、肢体百穴与五脏六腑的密切关系。对气血某时循行流注何穴、路线,某穴与某脏某腑的生理关系,都必须了如指掌,对答如流,方能于出手点打时,选中要穴,百发则百中。
4.考问才德
拳谱曰:"对于不守寺规与门外无德之门徒,概不传点穴之技,对一般徒众虽可授点穴手法,但切不可传致命要穴与制人之技。"
历代武僧在授徒时都严行法规,慎重行事。凡对随徒未经十年之考查和具备高尚德行的门徒,概不传授点穴法技,亦免暴徒得技,损国害民。另对只有德而无真才的门徒,也不传艺,亦免半途而废或一知半解,无济于事,名损山门武威。对久经考问确为德才兼备的贤徒,定诚恳授艺,扶植成才。
良师教徒要严守三则:其一,平日与人交手不可乱点要害穴位。其二,遇到死穴,点时要有分寸,不可贸点;其三,持之以恒,刻苦研练,不可半途而废,困难再大也要坚持到最后成功。

第二层功夫

点穴之法,不同于拳打脚踢,克敌制胜,全靠一指之功。劲有硬度,触于硬物,易于破伤皮肉,初学者,更是如此。奉劝初学练点穴之法者,不要心急,更不可无规乱练,应在良师训教下,循序渐进。
歌诀曰:
初习点穴莫心急 循序渐进守规矩 不可无章乱点打
免得流血伤身体 尊师训练即妙方 点穴真功名列一
习点穴者,经过对第一层功夫的学练之后,就要转入第二层功夫的学习,即指功。
1.点木物
初练时,宜在较软的物具上练,如桐木板、腐木等。其具体练法是:持金针指或金剪指缓缓点,每日三至五次,每次15~30下。三个月后,可逐渐加重指功的劲力,其点法由缓变猛,每日五至七次,每次30~50下。练三至五个月后,自感点指有劲而点物不痛时,可改为点练比较硬的木板,如杉木板、椿木板等。
2.点石物
经过一段苦练点木物之后,指端逐渐坚实,则可开始练指点石。以点指指端向平滑坚硬的石头上点练,点劲由轻到重,点时由短增长,点次由少增多。若感到指头疼痛或肿胀,可以酌情减力、减时、减次数,切不要终止练功。练至两个月后,痛苦亦能日渐消除。此时可换在较粗糙而无芒角的坚硬石头上点练,每天不少于300下。这样苦练三至五年可获显效。
3.点沙袋
袋中填入散沙,约一尺二寸厚,以点指点插之,每天点插360下。练功三年,倾出散沙,填入小石粒,约五寸厚,再练功三年,改填入铁砂,每天练点指单点380下;再练三年后,加至5OO下,继续练三年,再去掉铁砂,换成铁屑,加倍研练。铁屑多尖棱,易伤指头皮肉,特别当心。但也不能因受皮肉之苦而停止研练。古人云"不惜流血痛,自能成真功","有志定成才,苦可育英雄"。
练点沙袋之功,约时三年,以肉指点打土块、木材等硬物亦获奇效,若去点打人身,功效令人惊赞。
4.练顶劲
运一臂之全力,贯注于指端去按点硬物者,为顶劲也。顶劲的练法仍由软到硬。先运气变力,再点打其物。用力时,由轻到重,逐渐增之,至力尽而略停,继续进行。每天以300~500下为宜,天天点练,不可中断。
体弱者,可以戴指帽(用三层白粗布制成)点练,先点五谷、砂粒,再更换成腐木,逐渐变成点练硬木、墙壁、石头,甚至铁物。
5.练抓劲
抓劲即大拇指、食指和中指并用抓点制人的功法。其法是以食指为中点的重力,大拇指和中指先抓后点,辅助食指去点抓制人的方法,亦有独特之处。其练法是:拇、食、中三指的末节向内稍屈,似鹰嘴状,形如圆椎,锐如枪矛,尽三指之力,紧紧扣之,用至全身锐力尽也。每日练抓握实物三至五次,每次100~250握。依此苦练三至五年,即可成功矣。
苦练此功成就,出手抓住对方要害部位,弹指用力,可将对方触处抓烂。初练者可先练抓土块、水果,有一定功夫后,再研练抓握砖头、石头等硬物。体弱或可练抓砂、球(用白布缝成球形小袋,内填满砂粒,缝好),每日二至三次,每次30~50握。体壮者可练抓木棒、铁杆、酒罐等(内装铁砂或铁片)。
以上所谈诸法,皆属外层功夫,点指非粘人身者,难以奏效,凡有志者亦非难之事。但闻有点打不着人身者而能制人的内层功夫,此功夫仅闻而未见实,闻之就感难,练成功夫则是难上加难,极难也。
练点穴功夫,有时亦有误伤或被别人无意致伤者,必须及时治疗,用药水洗之。如能在练功之前浸洗一次,可防意外。其药方是:生半夏、生南星、羌活、青皮、辣椒各3O克,川芎、象皮、乳香、鹿角、茄皮、紫草、当归各45克,大附子、黄蜂窝各6克,川椒一两,鹰爪一对,青土120克,老醋五斤。
以上诸药,置砂锅内同煎去渣。放温时,将两手放入盆内浸洗之,待药汁生效,自感温气在体内如蚁行之时,出手擦干,然后练功。
此方可以防患,有舒筋活血和通络之功,有壮血益气和强髓健骨之能,为练点穴功夫的良方。适于练点石、插砂等外层功夫。
又方:凤仙花草一株,桑枝一两,桃树枝一两,鹿角一两,象皮五钱,红花、桃仁、赤芍各八钱,云木香三钱,青皮、广陈皮各三钱,草乌、川乌各四钱。煎法用法和效果同上方。
6.点打功夫
练点打之功,应结合认穴、识别经络、气血循行和气功等基础知识。先制一与真人大孝高低、模样相似的木人,用墨法标明人体十二经络和常用穴位。其中致命穴、要害穴要用不同颜色标出,宜于点打(如三十六致命穴用红色,要害穴用黄色等)。但所标诸穴的位置必须准确,否则会导致错点部位,反而被敌所制的恶果。
其具体练法是:练点打者,先熟记穴位,面对木人,相距一尺二寸,任选一穴,出点指向木人标穴点打,然后检查是否准确。若无丝毫差位,再改点他穴,一一点打,遍至木人全身。此为一循,每日练点二至三循,练至闭上双眼,也能点准诸穴时,可转入点打。其法是:气沉丹田,运至全身,调精锐之气,贯注指端,对准木人要穴发指点打。用力时,先慢而后快,先轻而后重,出柔着刚,刚柔相济。持之以恒,必能成功矣。
初练者:每日一至二次,每次5O~15O下,练至三个月后,指若未破,证明得法,可增至每日三次,每次15O~3OO下。
练点打之功,以每日早晨5~7时和晚间10~11时为宜,每天不能少于3OO下,中间可以适当修练。
少林点打名师汝静法师曰:
点打奇功门 秘传在少林 立志练真功 该有苦恒心
一练硬功底 气功乃根本 气壮推山河 四两拨千斤
二练手指功 平日须专心 先练指点土 再练点桐椿
更练指点石 苦习五冬春 后练点铁板 莫惧受苦深
食尽黄连苦 英名树武林 练成妙指法 秘诀在眼神
先练视点处 次练开穴门 眼力练成准 暗室辨假真
夜间能点打 白日千百准 气指眼之法 点打武艺真
三十春秋苦 可得真功夫
湛举和尚练点打歌诀:
点打要在点穴准 常用三法牢记心 其一刻制一木人
经络俞穴详标真 黑黄红蓝穴分色 眼了手疾点穴准
其二练气合崩劲 一气呵成火分金 初开点打轻柔缓
刚柔相济循序进 其三墨室练点位 白灰染掌寻穴纹
暗宅发指若点中 光日点打皆精准 劝君练功莫怕苦
小树日久必成林
7.练眼力

第三层功夫
拳谱曰:
点穴妙法贵三功 三层功夫步步生 唯有奇功第三层
十步之外制人痛 若遇良师能解救 何如巧用轻和重
制服于人不伤命 何需动手不留情
少林点穴法的第一、二层功夫,皆为普功,唯有第三层功夫技法较奇。凡练点穴者,在掌握第一、二层功夫之后,除认真研练,保持其技,永不退步外,还应苦练第三层功夫。
第三层功夫的要领是以劲推气,气变为力,远能制人也。
1.摧棉功
用棉絮制成胡桃大的一个圆球,放在室内一个木架板上,木架板与练功者胸部同高。练功者距架一尺三而立,右手握掌,运气三循,然后对准架上的棉球猛冲,每天3OO多下。当棉球能被冲拳所带的风吹掉时,练者可距架二尺,依上法冲拳。当棉球被吹掉时,再距架三尺远,依上法出拳冲之。若棉球能被冲掉时,可改为以拇、中、食三指相并而向前冲,以气推动棉球,每天5OO下,久久练之,约10~20年,可告功成,远能制人。
2.吹灯功
其练法与摧棉球功大同小异。取油灯或蜡烛点燃,置于桌上,练功者距桌三尺远站立,运气后向前对准灯焰冲拳。依上法退至丈余,冲拳后能灭灯时,改三指击练,直到指出灯熄,方为成功。
湛化和尚练功歌曰:
七十二艺武艺绝 吹打功夫有妙诀 其一口吹小棉球
渐至增大到石铁 若能口吹石滚动 接兵吹力似推雪
其二夜间吹蜡烛 轻口一呼灯可灭 先近后远至三尺
日练吹灯五十诀 久日苦练不中断 交手吹敌刹间灭

还有
二指倒立是二指禅功的标志。二指倒立是指尖硬度及指力、腕力、臂力、腰力、等总体能力达到一个层次的体现。
以下训练的方法,可以使练习者1-3个月内达到二指倒立的功力。
1.准备工作,练习前剪净指甲,以防止在练习时影响指尖触地部位,防止发生指甲破损。
2.早晚用开水(要多开?)烫手,以促进手部血液循环,防止手指僵硬。
第一式:双龙探海
自然站立,上身前弯,以两手食、中二指指尖触地,身体前倾,使触地手指承受身体部份体重的压力,并努力达到无法忍受的程度。
目的:锻炼手指指尖的硬度及手指力量和手腕力量。
注意事项:练习时尽量保持手指端直,手指、手腕、手臂成一直线。
练习时,应遵守循序渐时的规律,从最初每项次1分钟到每项次能坚持30分钟为佳。身体的重量都压在双手指为好。练习时间自己调整,每天练习次数不得低于10次。
第二式:翻江倒海
以双手手掌撑地做靠墙倒立练习,努力保持身体端直,直到双手无法支持为止。目的,锻炼手臂支撑力和身体在倒立时的平衡能力。
注意事项:练习时,注意力集中于双脚脚心,以减轻头部血液的压力。尽量优质身体端直。
如在工作时间隙练习,应脱鞋、用张旧报纸铺地,防止弄脏工作点的墙壁和自己的双手。
调整练习时间:每天练习不得低于10次,努力提高每次倒立的时间,达到1个月后1次倒立10分钟。(高血压心脏病不能练习)。
第三式:双龙戏水
以双手食、中二指触地做俯卧撑,努力达到边疆俯卧撑起100次为好。
调整练习时间,每天练习不得低于10次。在练功时间,每天练习不得低于10次。在练功期间隙都应练习以手指点、刺、击打任何可以击打的物体。
目的:锻炼指尖硬度和指力、腕力、臂力。
当按以上三式功法练习基本功力达到每式规定次数和时间时,就能轻松完成或表演二指倒立了。
二指倒立:
练习二指倒立时,先以双手十指做倒立,待身体稳定后,道先将体重倾移到左手,右手迅速改用二指支撑,并同时将全向右手倾移,左手再迅速改用二指撑地后,将身体保持平衡,努力使倒立时间不断增加,并逐渐将双手改为单手二指撑地当能以单手二指支撑完成倒立时,二指禅功成。

二指禅是一种鲜为人知的秘传功法,通过一定形式的久久锻炼,把全身的气与力集中到中食二指,以达到强身御敌的一种锻炼方法。二指禅,又称剪子功、点穴手、鹰爪擒拿手等,集防身、强身、祛病延年于一炉。它是由练意、练气、练力等几个方面组成,强调在怠守入静的前提下,采取连贯圆活的动作与呼吸相配合,促使肌肉筋骨的强健。功成后,手指坚硬如铁,出指无形无迹,诚乃自卫防身之绝技,克敌制胜之法宝,故被誉为“绝世奇功”、“武杯秘招”。
由于历史的种种因由,该功长期以来一直暗自流传民间,口传心授,宁可失传,而不轻传。因之,这一罕世奇功几于湮没失传。为了让该功弘扬光大,本人不揣学洗,特将该功整理成文以飨读者。虽练功数载,几易其稿,但仍有不足之处,敬请同道斧正。
一、内功练习法
1、修丹功
静坐功,双腿屈膝盘端坐于休上或地上,双盘腿、单盘腿或散盘式均可,身体脊椎要正直,百会穴与会阴穴要成一竖直线(百会穴,后发际正中直上7寸耳尖直上,头顶正中;会阴穴,男性在阴囊根部与肛门中间,女性在大阴唇联合与肛门的中间)。双目轻闭,舌尖轻抵上胯,全身自然放松,排除一切杂念,两手掌心向上,左右手上下相叠,两手拇指相触,贴靠于丹田处(指下丹田,肚脐下1.5寸处)。开始用鼻做长、匀、细的深呼吸(自然呼吸),意守下丹田,意念(好象)丹田里有一团火在燃烧似的,这种意念要做到似有似无,有意无意,似守非守,自然而然,只有这样才会使本功做到松、静、自然、无杂念,要求练15分钟,时间能长则更佳。在收功时,用双手掌心相对摩擦至发热、发烫,再用双手似洗脸状擦脸。本式相当重要,主要是修炼丹田内气,使之充盈,在每次练功之前必练。
2、压劲功
两脚左右自然开立,与肩同宽,两手撑掌自然下垂于身体两侧,十指尖上翘,尽量与手腕成90度,指尖向前,全身自然放松,双目轻闭,舌尖轻抵上胯,排除一切杂念,开始用鼻做长、匀、细的深呼吸,双手成撑掌状随着一呼一吸在身体两侧.上提下压,吸气时双掌上提至两肋旁,双臂弯曲.吸气同时随意念将气引至丹田,呼气时,双掌用劲尽量向下压,呼气同时随意念将丹田之气引至双手劳官穴。接着吸气双掌上提至两肋旁不能松劲,呼气双掌用劲尽量向下压,以后每次呼气要加劲,并要一次比一次增劲,吸气时均不能松劲,只有这样才能劲力越宋越强,增强臂力、腕力和掌力及全身气力。开始练9次,随着功力的进展渐慢增加至18次、27次、36次,以后要增加至45次为宜。
3、推山功
两脚左右自然开立,与肩同觉,两手直臂向前成立掌状,拳心朝前,指尖向上全身放松,双目轻闭,舌尖轻抵上腭,排除一切杂念,用具做长、匀、细的深呼吸,双手成立掌状随着一呼一吸在胸前收进推出。吸气时,双手收回至胸旁,吸气同时随意念将气引至丹田;呼气时,双手掌尽量用劲向前推出至平直,呼气同时用意念将丹田之气引至双手劳宫穴,如此一呼一吸的收推练下去,呼气同时要一次比一次增劲,吸气时均不能松劲。开始练9次,随着劲的进展渐慢增加至18次、27次、36次,以后要增加至45次为宜。
4、分水功
两脚左右自然升立与肩同宽,两手立掌直劈向左右两侧分开,掌心朝外,指尖向上,全身要自然放松,轻闭双目,舌尖轻抵上腭,排除一切杂念,身体要始终保持正直,用鼻做长、匀、细的深呼吸,双手成左右立掌随着一时一吸在身体两侧缩回推出。吸气时,双手掌缩回至双肩外旁,吸气同时随意念将气引至丹田处:呼气时,双手掌慢慢用劲尽量向外推,呼气同时随意念将丹田之气引向双手劳宫穴,如此一呼一吸的练下去,呼气同时要一次比一次增劲,吸气时均不能松劲,要保持原劲力。开始练9次,随着劲力的进展渐慢增加至18次、27次、38次,以后要增加至45次为宜。
5、托天功
两脚自然向左右开立与肩同宽,两手托掌直臂向上仰宫。掌心向上,指尖朝后,身体正直,全身要自然放松,双目轻闭,舌尖轻抵上胯,排除一切杂念,用鼻做长、匀、细的深呼吸,双手向臂向上直臀成托掌状,随着一呼一吸在肩上拉回上托。吸气时双手掌拉回至肩上,吸气同时随意念将气引至丹田;呼气时,双手掌慢慢用劲尽量向上托举,呼气同的随意念将丹田之气引至双手劳宫穴,如此一呼一吸、一技一托的练下去,呼气同时要一次比一次憎劲,吸气时均不能松劲,即呼吸拉托次数越多,双手掌劲力越充足。开始练9次,随着劲力的进展渐慢增加至18次、27次,36次,以后要增加至46次为宜。
6、摧劲功
两脚左右开立成马步式,两手向前屈肘握拳与肩同高,拳心相对,拳眼朝上,身要正直,全身自然放松,双目轻闭。舌尖轻抵上腭,排除一切杂念。旧鼻做长、匀、细加深呼吸。吸气时,随意念将气引至丹田;呼气时,尽量用劲握紧拳头,呼气同时随意念将丹田之气引至劳宫穴,如此一停一紧练下去,呼气时要一次比一次增劲,吸气时均不能松劲。要求开始练9次,随着功力的进展渐慢增加至18次、27次、30次,以后要增加至45次为宜。
7、鹰爪功
两脚左右开立成马步,两手直臂向前平举,手心向下,指尖朝前,双手大拇指自然朝内,指尖相对,吸气时双手掌指第一、二指关节慢慢向内屈卷收拢握扣,指根关节不动,指尖握至指根关节处;呼气时,十指尽量用劲向内拢握扣,手指不动,只要用劲即可,呼吸时均要保持原姿势,呼气同时用意念将气引至双手劳宫穴,接着吸气,吸气同时随意念将气引至丹田,但不能松劲,如此一呼一吸练下去,呼气时要一次比一次增劲。此式十分重要,主要是练习关节的劲力和提高指禅功的承受力,是练二指禅的指关节基础,开始练9次,随着指劲的长进渐慢增加至18次、27次、36次,以后增加至45次为宜。
8、站桩功
两脚左右开立成马步姿势,双手掌在身前合掌,掌心相对,指尖向上,与鼻齐高,大拇指自然朝内,双臂肘部弯曲,身体要正直,全身自然放松,双目轻闭,舌尖轻抵上腭,排除一切杂念,精神贯注集中,用具做长、匀、细的深呼吸。吸气时,随意念将气引至丹田;呼气时,随意念将丹田之气引至双手劳宜穴,不需用劲,始终自然,如此一呼一吸练下去(一呼一吸为人次),开始练9次,随着功力的进展,渐慢增加至18次、27次、36次,以后增加至45次为宜。
9、上下功
两脚左右开立与肩同宽,双手无名指和小指屈握,大拇指抵压在无名招和小指上,中食二指指节仰直成剑指式。松垂于体前,指尖向下,指背朝前,身体正直,百会穴与会阴穴成一竖直线。全党自然放松。双目轻闭,舌尖轻抵上腭,排除一切杂念,用鼻做分、句、细的深呼吸;吸气时.两手憾慢向休前上仰起至双肩上方,双臂伸直,吸气同时随意念将气引至丹田;呼气时,上身慢慢前屈,同时带动双手,双臂伸直,剑指指尖朝地,呼气同时随意念将丹田之气引向手指指尖,不需用劲,始终自然,如此一呼一吸练下去。开始练9次,随着功力的进展。渐傻增加至18次、27次。36次,以后增加至46次为宜。
10、剑指功
两脚左右开立成马步姿势。双手直臂成剑指式向前平举,指膛相对,损失向前,身体正直,全身放松,双目轻闭,舌尖轻抵上腭,排除一切杂念,思想集中,用鼻做长、匀。细的深呼吸。吸气时,右手收回于右侧腰间,手心向里,指尖朝前,吸气同时随意念将气引至丹田;呼气时。右手剑指尽量用劲向前挺臂击出,呼气同时随意念将丹田之气引至右手剑指。接着吸气,左手收回于左侧腰间,呼气时左手剑指用劲向前击出。意念至左手,如此左右交替互换练下去,呼气时要一次比一次增劲,吸气时均不能松劲开始练9次,随着功力,气力的长进。渐慢增加至18次、27次,36次,以后增加至45次为宜。
11。对牛功
两脚左右自然开立,与肩同宽,双手无名指和小指屈握,大拇指按压在无名指和小指上.左右手中、食指在身前相互抵住对抿,身体要正直,全身自然放松,双目轻闭,舌尖轻抵上腭,排除一切杂念,用鼻做长、匀。细的呼吸;吸气时随意念将气引至丹田;唤气时。双手中、食二招尽量用劲相抵对紧,吸气同时随意念将丹田之气经双手中、食二指冲出,接着吸气,不能松劲,呼气时要一次比一次增劲,即呼吸次数越多,双手指相对抵住越紧,只有这样才能使劲力练达指尖,同时呼吸也要配合好。开始练9次,随着功力的长进渐慢增加至18次、27次、36次,以后增加至的次为宜。
二、内外功兼修法
预备式
两脚左右自然开立,与肩同宽,双手自然下垂于身体两侧双目轻闭,舌尖轻抵上腭,排除一切杂念,全身自然放松,意守丹田半分钟,以后不论练习以下任何一式都应先做预备式。
1、撑功
双手直臂,中、食二指招尖顶撑墙壁上,与肩同宽,身躯及双腿、两脚仰直并拢,不可凹腰,头应与躯体成一直线,双目轻闭,舌尖轻抵上腭,排除一切杂念,用具做长、匀、细的深呼吸,双手中、食二指撑在臂上随呼吸推动身体。吸气时,双臂弯屈,使上身贴近墙壁,吸气同时随意念将气引至丹田:呼气时,双臂慢慢用劲推动身体,使之离开臂面,双臂伸直),呼气同时,要想象丹田之气经双臂中、食指冲出,如此一呼一吸练下去。呼气要一次比一次增劲,叹气均不能松劲,支撑着的手指尽量不要移动。练至能用中。食二指支撑10分钟时,则此功初有火候,接着先后用单臀中食二指支撑(左右手互换),双臂中指支撑,双臂食指支撑,同时应渐慢使双脚远离臂练至能支撑此功10分钟后则可接换下式练习。
2、指功
全身俯卧,双手直臂,中、食二指撑地,与肩同宽,身躯及双腿伸直并拢,两脚脚尖拄地,全身成一直线,百会穴与会阴穴对直,轻闭双目,舌尖轻抵上腭,排除一切杂念,用鼻做长、匀、细的深呼吸,双臂中、食二指撑地,随呼吸推动身体起伏(似体操中的俯卧撑)。吸气时,双臂弯曲,使身体贴近地面,吸气同时随意念将气引至丹田;呼气时,双臂用力慢慢伸直,推动身体,离开地面,呼气同时随意念将丹田之气引向双手,经双臂指尖冲出。支撑着身体的手指不能移动,如此一呼一吸、一起一伏练下去,练至能仅以双臂中、食指支撑身体起伏45次,以后则可陆续用砖或其它物体将双脚逐步垫高,练至能将身体全倒立练功,则此式完成,接规下式练习。
3、禅功
左手直臂,以中、食二指撑地,右手成剑指式直臀侧乎举,两脚交剪伸直靠在地上,右脚在下,左脚放子右脚聊背上,靠紧在一起,全身挺直成一斜直线,不可左右上下弯曲,用具做长、匀、细的深呼吸,左手中、食指挥地随呼吸便身体上起下伏,身体始终保持正直。吸气时,左臂弯曲,使身体贴近地面,右手剑指屈臂收在肩前,

回答2:

这种功要练多久

回答3:

气功不是那么好练的,学点别的吧!真心劝你!如果实在想练靠网上这些东西没用的,你理解不透反而容易学错,找个老师吧

回答4:

气功肯定有,但你不必练什么神奇的功夫。
练些调养身体的内功就行了。
有些功夫是你理解不了的,容易练偏。

如果真想练,找个师傅。

我一下简单提一些知识。
少 林 内 功

少林内功秘诀旨要

守 元

凡是练拳习功的入,第一紧要的是固其精气,守其元阳。精稳则真气旺盛。真气旺盛则精神焕发,化精转气,传布到全身内外各处。则可身体健壮,百病难生,气力强大。为练真功打下了坚实的根基。守元这一步、最重要的是平心静气。提高精神修养,见色无心,心无杂欲,持之以悟)意欲不兴则无阳自固。平日勤苦得来的功夫,切不要贪一时的欢乐而前功尽弃,否则真功难成,望学习的人时刻收束身心,谨记莫违。

知 止

拳法的内功,以止心系念,专心一致,心乎气和为初步要求心念止住,精神就安定;精神安定,就可以专心练功习拳,自然技术易掌握而劲气的周运也能细心体会出来了.如此也就渐渐进入。了神妙的境地。今有一种方法,我在这里简略的讲一下。无论盘坐、倒卧还是站桩静立,只要一开始行功,就把一切杂务乱想都放下,将意念放出到无限远与法界虚空相合,静心保持沉稳安祥,一灵独觉的状态,直到渐渐地感觉不到自己和外界的存在。自觉要收功的时候,返回神意进入体内忧陀那(下丹田)片刻,使神气回归集聚而没有遗漏。之后,再双手叠合搓热,裸露出腹部以脐为中心,正反各摩四十九转,接下来浴面,揉耳、拍头散火以全功。止念静定当中,神静了下来就可以体觉到细微的感应,有的时候耳朵里各种声响越来越大甚至落针的声音听起来象个炸雷”经络,皮下气血串流或痒或跳。脑袋中光彩眩目,见到鬼怪仙佛。这些都是人功后自然产生的现象千万不要惊慌恐惧,立即收功。只要一心静定,任其自生自灭,忽然精神一片空寂而心中感觉一片朗朗光明,又是别有洞天了。

气法真言秘要

第一步养气功夫:一般没有练习拳法的普通人,大多不是气虚就是气实,身体虚弱的人元气不足,血行不旺,叫做气虚。而多数身体看似强壮的人,血气方刚,但气浮且燥,叫做气实。这两者都是不正常的状态。因而内功第一步就是要纠正这两种状态。平衡气血阴阳,使虚弱的人强壮,使气实的人沉实,然后才能说到练习拳法武功。

(一)弥陀登天立足法:本法可以调补身心,使人元气充足,通达周身,转弱小而成强壮。其法虽简,效力宏大,素为少林僧众入门必习的功夫。先选择一个空气清新的场地,收整身心使安定下来,两足开支等肩宽。胸平背正,头领目张,闭口抵舌。双手叉腰,四指在前,拇指在后。摆好姿势后,先深深地吐三口浊气然后再尽量习、缓、深长地向忧陀那(丹田)吸气,同时脚后跟提起。吸足气后再缓缓以口呼气,脚跟下落。初时以四十九次起落呼吸为度,日后渐增。

(二)立地成佛沉气法:气实浮燥的人虽然强壮,但稍经运动劳累就全身颤抖面青嘴白,气喘吁吁。这是因为他们的气血运行状态不稳定,后劲不足,元气不沉实不牢固的结果。本法乃我少林高僧结合禅法而作的秘传功夫,专门对治中气不定气燥浮扬。其法先用高位马步桩,双手合十于面前鼻下,或系心于呼吸,或走念于忧陀那(丹田)、或想佛与菩萨的庄严宝像。总以有为人无为,念念不生,由静而走*散火收功的方法依旧是摩腹,浴面,拍头,不可马虎、务必使气尽归气海藏于芥子。此法行功以一时辰为度,若有余时也可增加时间,总而言之是一分练一分功。

第二步调气功夫:元气因养面得到壮大,但仍然要经过调练才能使之或出或入,或上或下,或显于外,或行于内,运使自如。因此养气功夫练到一定程度就必须加练调气功夫。

(一)闭息法:姿势取或坐或立,选取空气请新的场所。先尽量缓慢地将全身浊气呼出体外,再均匀地分三口吸气入忧陀那(丹田)部位。如此反复十余次后,再用吸气、尽量闭气保持,后以口发“扑”音喷呼体内之气,再闭气一会,吸气,反复行之,多多益善,本法调节呼吸,调换全身清气浊气、使气血运行,内力充沛、实在是一大妙门。

(二)运使法:此法在于练习拳术的过程中,采用柔缓慢练的方法,身心状态自然而已着,将呼吸配合于拳法招式中。凡是出手出脚,就呼气至手心(天空)、脚心(地空)、顶心(天极)凡是收束手脚身形就吸气沉入忧陀那(丹田)。呼气则舒展于全身,吸气则收敛于内密务必使呼吸深长柔顺,元气自然通畅,绵绵不绝,不勉强、不郁结,不喘息。久久纯熟,拳技的运用就气力充沛沉稳,收枚自如,变化莫测。

回答5:

无聊的问题~~
无聊的回答~~

回答6:

先让俺晕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