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创作时间不同
《呐喊》:鲁迅在1918年至1922年所创作的。
《朝花夕拾》:鲁迅在1926年创作的。
二、文章类型不同
《呐喊》:《呐喊》是鲁迅所作的14篇短篇小说。
《朝花夕拾》:《朝花夕拾》是鲁迅所作的10篇回忆性散文。
三、内容背景不同
《呐喊》:描绘了从辛亥革命到五四运动时期的社会生活。
《朝花夕拾》:描绘了作者鲁迅青少年时期的生活,形象地反映了他的性格和志趣的形成经过。
四、创作目的不同
《呐喊》:揭示了种种深层次的社会矛盾,表现出对民族生存浓重的忧患意识和对社会变革的强烈希望。
《朝花夕拾》:揭露了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种种丑恶的不合理现象,抒发了作者对往日亲友、师长的怀念之情。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朝花夕拾
百度百科-呐喊
老夫子945说的很多了.不需要再补充
散文与杂文明显不同的就是叙事方式.
散文写的好比是一个故事,体现了作者某个时间的经历.而杂文好比学生习作,要有一个明显的主题与立意.不是单单靠几个句子来区分的.
如果你认为文章的题材能体现在个别的句子上那就完全忽略了句子段落间具有相互联系呼应的作用了.句子加句子是不能写成一篇文章的.这是最起码的常识!
《呐喊》是小说集,《朝花夕拾》是回忆性散文集。体裁不同,不能单纯摘录语句回答。
《呐喊》中的《故乡》紧紧围绕“回故乡-在故乡-离故乡”来写,通过塑造“我”的形象来表达中心;《呐喊》中的《孔乙己》通过塑造孔乙己这一形象来表达中心。而小说是“以塑造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典型的环境描写来反映生活”。以上两篇都通过塑造人物形象来反映生活,所以说是小说。
《朝花夕拾》是回忆性散文,散文最大的特点是“形散神聚”,如《朝花夕拾》中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有百草园的生活,有三味书屋的生活,有美女蛇的故事,有长妈妈的故事,有私塾先生的描写,看起来写了很多东西,但放得开,收得拢,目的都是为了表现儿童自由的生活,符合散文“形散神聚”的特点。
小说和散文的区别,不是用一两个句子来分析的,主要从整体来考察。
一个是小说集
一个是散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