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SY-E96H黄曲霉毒素快速检测仪采用固相酶联免疫吸附ELISA的原理,即酶联免疫法;可定量检测粮食、食品、饲料、油脂、乳制品、药物、饮料、牛奶、酒等产品中的黄曲霉毒素(B1,B2,G1,G2 M1 M2 AFM1、AFP1、AFQ1、AFB1-2,3-环氧化物)含量。
目前黄曲霉毒素的去除方法主要包括物理方法、化学方法和生物学去毒三种方法。
一、物理方法
黄曲霉毒素的物理去除方法主要包括辐照法和吸附法。
紫外线及γ射线辐照能有效控制和杀灭微生物和真菌病原体。目前常用的是紫外线照射技术,紫外线照射技术在浓香花生油去除黄曲霉毒素中应用的有效性及安全性巳得到证实。紫外照射技术应用于花生油中黄曲霉毒素去除的方法不仅有效、安全,而且对花生油质量也无影响。
吸附法是目前食用油精炼过程中常用的黄曲霉毒素去毒方法,常用的吸附剂包括活性炭、活性白土、硅藻土等。有报道称,经过活性白土处理的花生油,黄曲霉毒素B1可以从100μg/kg将至到10μg/kg以下。目前出现了许多新型的吸附剂的研究,如生物吸附剂,但其应用效果还有待考察。
二、化学方法
化学方法一般用化学试剂处理,化学试剂包括氢氧化钠、铵盐、次氯酸钠、臭氧等。食用油精炼脱酸工段中常用的是加氢氧化钠碱炼工艺。黄曲霉毒素在氢氧化钠溶液中能迅速水解生成邻位香豆素钠盐,这种钠盐溶于水,可以在碱炼后的水洗过程中去除。有研究表明,1%氢氧化钠水溶液处理含有黄曲霉毒素的花生饼ld,可使毒素由84.9lμg/kg降至27.6lμg/kg。柳州市卫生防疫站和粮食局的试验结果表明:碱炼去毒法的效果可达75%—98%。
三、生物学方法
黄曲霉毒素的生物去毒主要是采用微生物或其产生的酶及其制剂来进行去毒,具备效率高、特异性强,对物料和环境没有污染的优势,处理条件相对温和,不会破坏产品品质,有些还能增加产品的营养价值,代表了生物去毒的新方向,受到广泛的关注和研究。
http://www.csy17.com/pro373.html
生物法主要包括微生物菌体降解黄曲霉毒素、微生物代谢产物和其提取物降解黄曲霉毒素。生物学方法去毒较多应用酶促反应,展示了其巨大的优势和应用前景,但由于酶作用条件苛刻,性质不稳定,易失活等原因,离实际生产应用还有一定距离。目前,国内外使用生物学方法降解黄曲霉毒素实际应用中刚刚起步,其技术关键在于筛选出能产高活性解毒酶的菌株,并创造一个有利于酶促反应的微环境,保持酶性质的稳定、反应的高效性。曾凡正等选用一种专门能降解黄曲霉毒素B1的生物酶,同时结合到花生油精炼工艺中,将去毒工艺与脱胶工艺结合,既去除了毒素,又完成了脱胶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