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看来,如果我是当时的隋炀帝,我也会去想尽办法的攻打高句丽的,因为在当时那个时期,高句丽已经成为了一种威胁,而且是针对于整个隋朝,乃至整个中原地区的严重威胁。所以隋炀帝选择三征高句丽,在这背后,其实还是有着一些历史原因的:当年的隋文帝称帝之后,高句丽的君王选择了臣服,于是隋文帝封他为高丽王。
但是好景不长,高句丽换了一个君王名为高元,他和前一任高丽王高汤不一样的地方,就是在于他是一个非常有野心的人。他觉得自己一直都去服从隋朝,是一件非常丢人,而且没有办法更好发展自我的,所以开始不断的为了自己的崛起做准备。在隋炀帝即位之后,按照常理来说高元要亲自去都城拜见,但是他却只排了一个使者代表自己。
这样的做法无疑是惹怒了隋炀帝,再加上当时的高句丽对外联系了很多势力,对内不断的发展军事经济,一副俨然要脱离隋朝控制的模样。要知道,高句丽的地理位置比较特殊,如果真的对隋朝用兵,在他们进入了东北之中,中原地区就会陷入危机。所以隋炀帝直接选择了征讨高句丽,以绝后患。
结果我们都知道了,隋炀帝不仅没有完成这个任务,还因为三次征战,让整个隋朝的百姓苦不堪言,甚至是很多地方都出现了起义,隋炀帝也在过度的消耗国力之后,将隋朝彻底的断送在了自己的手中,丢掉了大隋的江山。
高句丽是一颗定时炸弹,如果不及早处理的的话,早晚会威胁到自己的地位,所以隋炀帝不惜一切代价也要攻打他们。
因为高句丽从建立政权开始,就极具有侵略性,政权虽小,但是对中原王朝而言,是一个定时炸弹般的存在。严重威胁到了隋朝的存在。
因为对于当时的隋朝来说,高丽就是一匹睡在皇帝身旁的饿狼,如果不加以铲除的话,以后一定会给自己带来巨大威胁,所以必须要一绝后患。
因为外患,高丽当时如果不打下来会对隋朝造成很大的影响,一旦高丽起义可能就会造成国家社稷的瘫痪,所以高丽非打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