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晷是古代计时工具,它是怎样发明的?

2025-04-28 12:27:47
推荐回答(4个)
回答1:

日晷是我们古代用来计时的工具,它是由一个带有刻度的圆盘和一个指针构成,它是通过观察指针在刻度盘上影子的位置,来计量一天中时间的变化。像我们的中华世纪坛,就是按照日晷的模样来计算的。

它通常由铜制的指针和石制的圆盘组成。铜制的指针叫做“晷针”,垂直地穿过圆盘中心,起着圭表中立竿的作用,因此,晷针又叫“表”,石制的圆盘叫做“晷面”,安放在石台上,呈南高北低,使晷面平行于天赤道面,这样,晷针的上端正好指向北天极,下端正好指向南天极。

而晷面的正反两面刻划出12个大格,每个大格代表两个小时。当太阳光照在日晷上时,晷针的影子就会投向晷面,太阳由东向西移动,投向晷面的晷针影子也慢慢地由西向东移动。于是,移动着的晷针影子好像是现代钟表的指针,晷面则是钟表的表面,以此来显示时刻。

所以虽然它是用来计时的,但是在阴天或者夜晚的时候,就补鞥发挥他的作用了,因为它就是利用太阳投射的影子来测定时刻的装置。所以天气不好,它也就罢工了,毕竟在那个年代是没有电的。

人类使用日晷的历史非常遥远,古巴比伦在远古时期的6000年前就开始使用了,中国是在3000多年前的周朝是开始使用日晷计时了。

所以不得不说我们的祖先是很聪明的,会利用太阳的东升西落来计算我们每天的时间,让我们现在可以有时间可计算。

回答2:

日晷是利用太阳投射的影子的长短和方向来计时的,不但能显示一天之内的时刻,还能显示节气和月份。

回答3:

这个主要是因为祖先根据日落规律而总结出来的。不同时刻反映出不同的现象而长期时间积累下的经验。

回答4:

日晷是我国古代的计时工具,由一个带有刻度的圆盘和一个指针构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