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晓彤 于瑞洋 张慧军
(全国地质资料馆)
摘 要 通过分析成果、原始和实物地质资料的联系和目前地质资料管理模式的问题,提出地质资料一体化管理的概念和意义,理清实现地质资料一体化管理的思路。
关键字 地质资料 一体化 管理
我国地质资料管理工作经过 60 年的发展历程,已经形成了成果、原始和实物三类地质资料的不同的管理体制和模式。随着地质工作的深入和国民经济的发展,这种管理的模式已不适应社会需求,在某种程度上阻碍了地质资料信息服务的集群化、产业化。实现成果、实物和原始地质资料的一体化管理,有助于提高地质资料的管理水平和服务能力。
1 地质资料的分类与联系
1.1 地质资料的分类
国务院颁布实施的《地质资料管理条例》(国务院令 第 349 号)(以下简称《条例》)明确规定:“地质资料,是指在地质工作中形成的文字、图表、声像、电磁介质等形式的原始地质资料、成果地质资料和岩矿心、各类标本、光薄片、样品等实物地质资料” 。
原始地质资料是指在进行地质工作时直接形成或采集的,以各种载体类型存在的原始记录、数据及中间性解译资料等。
成果地质资料是指对在地质工作中直接形成或采集的各类记录资料、实物以及通过各种渠道收集来的相关资料进行分析整理、综合研究,并按一定的规范和格式编制形成的以文字、图表、声像等形式存在的最终地质工作成果。
实物地质资料是指在进行地质工作时直接采集的,反映地质现象、岩矿石结构构造和元素组成的自然物质以及经加工形成的实物材料,包括岩矿心、岩屑、各类岩矿标本、古生物化石标本、化验测试样品、光薄片等。
1.2 各类地质资料间的联系
原始、成果、实物三类地质资料虽然各有特征,管理技术方法也有所不同,但是它们都是在各种地质工作过程中形成的,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一是具有相同的属性和目的。原始地质资料侧重于初始的知识信息,实物地质资料侧重于直观地质信息,成果地质资料则是对原始和实物地质资料分析、研究、综合后的地质信息。三者都是地质信息,都讲究真实性、科学性、技术性、社会性、服务性,都来源于实践,可以被存储、传递和利用,其蕴涵的地质信息可以相互验证。它们宏观上都为地质发展提供信息保障,微观上又根据特点向不同的用户提供服务,其管理的最终目的都是保存、开发、利用地质信息,实现地质资料向社会生产力的转化。
二是具有相同的存储载体。地质信息是成果、原始和实物地质资料的共性,但它们又都依赖于某种载体而存在于世。在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今天,它们的载体形式除了传统纸张、岩心等之外,又增加了计算机、光盘、音像带等多种载体形式,从而使成果、原始、实物地质资料在载体形式具有了共性。
三是管理手段相近。由于成果、原始和实物地质资料涵盖内容、信息载体、形成阶段、形成方式等差异,逐步形成了不同的保管方式,经过社会的发展,形成了各自独立的管理方式和方法。三类地质资料虽然在管理上存在不同,但在管理手段上也有相同之处。在过去,主要依靠传统手工管理;在近代,都充分运用计算机、光盘、多媒体技术等现代科学手段进行科学有效的管理。
2 地质资料分类管理存在的问题
随着信息化社会的到来,这种各自为政的纵向伸展,由于缺乏横向联系,局限性极大,既束缚了自身的发展,也不能适应新形势的需要,自身也存在许多无法克服的问题和矛盾。
2.1 破坏了地质资料的整体性
成果、原始、实物三类地质资料是一个有机整体,是相互依存、相互印证的,目前我国执行的是分类管理。原始地质资料基本上是存放在基层地勘单位,而成果和实物都有自身的管理体系,把三类地质资料内在联系人为地分割开来,造成成果地质资料管理人员不了解原始和实物地质资料,而实物地质资料管理人员又不了解成果和原始地质资料。这种各自为政、纵向发展的封闭系统,既无法满足综合性用户的需求,更不能适应开发地质信息纵横交流的需要,造成成果、原始、实物地质资料管理资源的浪费,增加了服务利用的难度和成本。
2.2 影响了地质资料管理事业的整体发展
成果、原始、实物地质资料本是同根生,出于同一体,目的相同、作用相同,因此,地质资料管理包括成果、原始和实物三类地质资料的管理。目前这种分割式管理,不仅造成人力、物力、财力的极大浪费和大量管理工作的重复;而且,由于破坏了其固有的内在关联,在管理和决策上缺乏统筹安排、整体规划。在出台的管理文件或工作部署时,很容易出现相互不协调,文件之间相互矛盾,各种工作不能很好地衔接,进而影响到相关工作的深入开展。
2.3 地质资料汇交人的负担较重
汇交地质资料是从事地质工作的集体和个人的法定义务和责任,目前,在地质资料汇交工作中,地质资料汇交人需要分别应对成果、原始和实物地质资料汇交;根据相关规定,在成果、原始和实物地质资料汇交内容方面存在交叉和重复,成果资料是原始资料的一部分;为保证实物地质资料的服务和利用,汇交实物地质资料需附加一部分成果和原始地质资料;而成果和实物地质资料汇交时间、接收机构不同,无形中增加了汇交人的工作负担,降低了地质资料汇交的工作效率。
上述这些问题随着地质资料现代化管理进程的不断深入和用户需求的不断变化越发凸显,一定程度上制约了“集群化,产业化”工作的深入开展,难以跟上时代的步伐,成为目前我国地质资料管理工作急需解决的问题。
3 地质资料一体化管理
3.1 地质资料一体化管理的概念
地质资料一体化管理,就是将原始、成果、实物地质资料三者间的公共要素整合在一个架构下进行管理,实际上就是从管理的角度,把成果、原始、实物资料既有一定区别而又相互联系、相互融合的数据信息密切联系起来,把它们作为一个有机的整体,从总体上实行一体化综合性管理。
地质资料一体化管理,绝不是简单地将各类地质资料的实体集中存放在一个地方或者将不同的馆藏机构合并在一起,而是指信息管理的一体化或整体化。一体化管理的目的是要打破封闭、孤立的系统,加强横向联系,开展协调、协作,组成全国统一的网络。
3.2 地质资料一体化管理的意义
地质资料作为科技档案的一种,是知识形态的生产力。对其进行一体化的管理具有现实意义:
第一,把目前分离、而其内容、作用、管理方法和手段相同的、同一根源的地质资料信息组织起来,形成有机的整体,实行统筹规划,统一安排,统一管理,将有利于地质事业的发展。第二,将各自为政、自成体系的成果、原始、实物地质资料结成一体,将有利于地质资料数据资源的充分利用和发展,有利于人力、物力和财力的统一调配。第三,有利于成果、原始、实物地质资料的现代化和网络化建设。第四,成果 、原始、实物地质资料一体化管理有利于实现地质资料信息服务的集群化、产业化。
3.3 地质资料一体化管理具备的条件
从成果、原始和实物地质资料的产生过程来看,它们同出一源、同为一体,仅由于各种历史和人为原因而分立而行;目前发展形势、环境已经足以满足一体化管理的需求。
一是各类地质资料之间固有的最基本的共同点是实行地质资料一体化管理最重要的依据;二是国土资源部不断加大原始、实物资料管理力度为地质资料管理一体化奠定基础;三是伴随数字地质调查系统的研发与推广,掀起了地质工作方法的大变革,打破了原始与成果地质资料的界限,率先为地质资料一体化管理提供了技术支撑;四是电脑、软件、互联网、电子商务等高科技技术已经将成果、原始、实物地质资料之间的屏障夷为平地,是实现资料一体化管理的重要技术手段;五是建立数字型地质资料馆,提供更快速、更便捷、更全面的服务的地质资料管理理念以及资料服务在“每一个地方”和“就在你身边”的工作目标,为资料一体化管理提供良好的环境。
4 地质资料一体化管理的实现
地质资料的一体化管理,是一种发展趋势。但是,完全实现地质资料的一体化管理,还有很多问题需要研究。
4.1 抓住机遇,增强相互融合
在过去的 60 年,我国在成果地质资料管理方面积累了大量的经验和方法,建立了完善的管理机制和馆藏体系;实物地质资料的集中管理始于 2008 年《实物地质资料管理办法》的发布实施,许多省还处于探索和建设阶段;原始地质资料的集中管理是最近才提出的,根据国土资源部的工作布置,本年度将执行原始地质资料汇交工作,各级馆藏机构对原始地质资料的管理方式和方法还不成熟。因此,需要加强研究,寻找成果、实物和原始地质资料管理的共性,建立相对统一的组织模式、运行模式、管理模式和服务模式,促进地质资料管理水平的提高。
4.2 尊重规律,注重相互差异
成果、原始和实物地质资料三类资料在管理和服务等方面虽然存在很多共性,但相互之间也存在一定的差异。因此,实现地质资料管理一体化时必须注意三类地质资料的区别,尊重各自应遵循的自然规律,在地质资料管理一体化总体指导思想下体现相互的不同点。在地质资料管理一体化建设中,既要兼容,又要尊重各自的规律,不能厚此薄彼,要求同存异,互为促进,才是地质资料管理一体化的必由之路。
4.3 统筹规划,各项齐头并进
地质资料管理一体化需要从机构、人员、基础设施、技术方法等各方面给予保证,因此必须做好规划,统筹考虑各项工作,从人员安排、业务研究、设施建设等方面统一协调,保证各项工作的有序开展,相互协调,相互支持,避免“慢牛快马”现象,只有这样,地质资料管理才能乘上管理信息化的高速列车。
4.4 稳妥推进,建设数据中心
地质资料管理一体化建设涉及的工作很多,必须抓住重点,积极稳妥地有序推进。2006年,国务院在《加强地质工作的决定》中明确提出建设地质资料数据中心的工作任务,各级地质资料管理和馆藏机构应围绕地质资料数据中心建设,统筹考虑成果、原始和实物地质资料的管理工作,从管理制度、技术标准等方面开展各种建设工作,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建成包括成果、原始和实物地质资料在内的地质资料信息存储、处理、服务一体化的管理机构。
4.5 提高认识,储备综合人才
地质资料的一体化管理,一方面需要各级地质资料管理和馆藏机构从地质资料管理和服务的角度提高认识,跳出自身的利益,加强相互沟通,增强信息融合,保证地质资料一体化管理的实现;另一方面需要培养一批高素质的,熟悉成果、原始和实物地质资料管理技术方法,掌握现代化管理技术的复合型人才,为发展和实现地质资料一体化管理提供人力资源保障。
5 结语
在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知识经济即将到来的今天,各行各业对于知识信息的需求与日俱增,成果、原始、实物地质资料再囿于原有的小圈子之内,再囿守“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的管理方式显然是不行的。由此来看,这种改革是势在必行的,也是势在能行的,既有其合理性,又有其可行性。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进步与发展,我们相信,地质资料一体化管理、大规模地进行信息综合管理与信息开发利用的时代一定会迅速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