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是积极贯彻和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体现。“三个代表”的本质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归根结底是为了不断满足职工群众增长的物质文化精神需要,不断实现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我们党能成为全国最广大人民群众利益的代表,究其原因,就是因为党始终坚持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自己的唯一宗旨。而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最大的、最本质的特点,就是突出了以民为本、以民为重的思想,就是坚持把工人阶级和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的具体体现。
(2)是社会主义制度本质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具体落实。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就是要让劳动人民当家作主,就是要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就是要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而构建和谐劳动关系,首要特征就是体现以民为重、劳动人民是主人的思想和社会风尚;根本目的就是保护、调动和发挥广大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最大愿望和最终目的就是要使全体人民走上共同富裕的道路。
(3)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举措。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这是全党全国人民的根本奋斗目标,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根本体现。而建立和谐劳动关系,能更好地维护广大职工的合法权益,更充分提高他们的主人翁地位,从而更有力地调动和发挥他们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的主力军作用。
(4)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根基,是维护社会稳定和巩固发展安定团结局面的客观需要。社会关系中最基本、最重要的关系就是劳动关系,只有建立起和谐的劳动关系,才会有和谐社会的存在,否则只是一句空话。“稳定压倒一切”。要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要实现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快速发展,必须全面保持社会的稳定,否则,一切都难以实现。而通过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维护广大职工群众的权益,理顺他们的情绪,鼓舞他们的干劲,把他们紧紧团结在党的周围,并从根本上遏制西方敌对势力“西化”、“分化”我国工人阶级队伍的图谋,这对于和谐社会关系,维护社会稳定、巩固和发展安定团结的局面,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5)工会工作的基本职责和基本任务。工会是社会经济矛盾、主要是劳动关系矛盾的产物。无论国家的性质如何,只要有劳动关系的存在,就会有工会的存在,只是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和不同历史时期的劳动关系的性质和对抗程度不同,工会的性质、任务和特征有所差别而已。由此可知,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是新时期、新阶段我国工会工作的基本职责和基本任务。履行这一基本职责和完成这一基本任务,工会的着力点和关键点,就是全面维护职工的各项合法权益。
(6)是解决我国劳动关系复杂多变的现实要求和重要途径。实行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以来,我国的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日益多元化,经济关系和劳动关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国有企业战略改组的进一步深化,特别是非公有制企业的不断发展,工人阶级内部多阶层的出现和扩大,造成劳动关系矛盾的进一步突出和激化;加之西方敌对势力“西化”、“分化”我国工人阶级队伍等等,这一切都说明国现阶段劳动关系正面临着严峻的挑战。而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则是解决我国劳动关系复杂多变现状的迫切要求和重要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