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医学家孙思邈,在思想领域有什么杰出的贡献吗?

2025-04-25 04:46:20
推荐回答(1个)
回答1:

宋·叶梦得:孙真人为千金方两部,独伤寒未之尽,似未尽通仲景之言,故不敢深论。后三十年作千金翼论,伤寒者居半,盖始得之

中国古代有着各大流派,这些流派主要集中于对人类文明的研究和探索,无论是倡导儒家仁者爱人的孔子还是能够将儒家发扬光大的孟子,他们都始终坚持着一种仁义礼智信的纲常伦理。这样的文化思想受到统治者的重视,在汉朝董仲舒就推崇儒家思想,他更是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将孔子的各种书目作为王朝治国理政的重要凭借。

每一种思想文化所代表的都是一种人生境界和为人处世的态度,抛开儒家思想,我们会发现道家思想也有着它独特的历史特点。例如在汉朝初年所推行的黄老之学,他所讲究的就是进行休养生息,因为他认为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人民可以帮助统治者建立一个更加繁荣的王朝,人民也可以发动人民起义,将一个王朝推向灭亡的深渊。所以无论从哪一个角度讲,思想文化的教化对于时代的发展都有着重要意义,黄老之学使得人民休养生息,国家恢复于安定,经济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得到开化和发展,这使得汉朝初年能够为汉朝中期汉武帝向西北地区扩张奠定一定的经济基础。

而中国古代也有一批人,他们坚持着独特的道德原则,不仅仅治病救人救死扶伤,而且形成了自己具有正能量的价值体系。例如药王孙思邈,他行医是非常注重品德的,不管被医治的人或者是生病的人,高低贵贱,也无论那些人是否能够为孙思邈提供足够多的报酬,他都可以一视同仁公平地对待每一位患者。

他崇尚的行医理念就是人命关天,不可以将人命当做儿戏。他将解除人的病痛作为自己天南海北进行行医的唯一职责和要素,在思想主张上没有多余的诉求,虽然以他的学识和精力完全可以去到政府谋得一官半职,但他对进入官场追名逐利没有任何兴趣,而且他所形成的独特医学思想更成为了后世人模仿的经典。

所以从某一个角度讲,孙思邈的主要思想还是符合道家流派,首先他注重养生,他十分苛刻地遵守着正常的起居生活,他倡导人不能过于懒惰,要积极的进行运动,而且生活起居作息一定要足够规律,万万不能打破人生活的动态平衡,在饮食上还要节制不仅仅要吃饱,而且要确保自己所食用的所有食物都是健康无公害的。

而在对待生活的态度上,孙思邈讲究要以平和的心态去对待每一个生活中的起伏,这也符合道家无为而治的基本原则。而在养生的具体措施上,孙思邈更是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他将儒家和道家二者结合起来,又同时从印度古国引入了佛教的思想,这些思想汇集在一起,在融合上他的独特中医研究成果,倡导了许多切实可行并且行之有效的行医和养生法则,这些法则不仅仅让孙思邈终身受益,而且影响着众多的人。

所以纵观中国古代历史,虽然儒家思想在一定程度上占据着主流,无论是宋朝明朝的理学,还是汉王朝的罢黜百家,这都体现了儒家思想在人民百姓心目中的地位和统治者眼中崇高无可替代的价值。

但面对历史,尤其是面对众多思想汇集在一起的多元化中国历史,我们更应该采取一种兼收并蓄的态度去面对思想文化,道家的天法道道法自然也在一定程度上具有可行性。例如,在追名逐利之后蓦然回首,我们会发现道家思想所倡导的道法自然是人生的真谛和根本目标和梦想一旦实现就化作无物。

也正是有这种思想作为自己人生的基本诉求,孙思邈一生没有任何的懈怠,在年轻力壮的时候治病救人,到了人生的末年,就将自己的主要心血和精力集中于著书立说方面,为后世留下更加深刻的影响。

在公元682年孙思邈去世,他在去世之前也强调身边的人不能够厚葬,要遵循简约的风格,不能够杀掉任何的牲畜来祭奠自己。也正是这样坚定不移地推崇道家,孙思邈在142岁才去世,这也是中国历史所记载的最长寿年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