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军装备精良,人员少,素质高,军官善于指挥,多兵种配合好,在野战,尤其是运动战中优势非常明显。但是数量的劣势是经不起消耗战的。苏军则是人员和装备多,作战勇敢,但是素质低,指挥差,但是如果死守阵地的话,素质低指挥差的弱点就会相对变小,数量优势和勇敢的精神就发挥出来。相反德军采取强攻的态势,他的指挥和配合的就打不出来。莫斯科,列宁格勒,斯大林格勒,库尔斯克都是败于强攻苏军坚固阵地,导致人员装备大量消耗。
正是因为强攻攻不下来才被拖到冬季的冰天雪地。斯大林格勒时,曼斯坦因就提出,把打成僵局的部队撤出来,吸引苏军进攻,然后突然反击打一个运动战,实际上后来的哈尔科夫反击战证明了曼斯坦因的正确,但是希特勒太固执,坚持强攻斯大林格勒,最终被拖入寒冬,被反攻的苏军反包围在斯大林格勒。
其实都是胡扯而已。德国人原计划早就应该攻下莫斯科,战事拖延完全就是因为德国已是强弩之末,而稳住阵脚的苏联已经逐渐体现出综合实力上的绝对优势,德国冬天其实也很冷,苏联人打芬兰的时候还很不适应芬兰的严寒,相比之下德国人其实在天气上是不应该吹亏得,只能说是自己太自信,同时实力又太有限。
天气寒冷只是加速了德军溃败。
主要原因是闪电战变成了消耗战,德军没有迅速结束战役逐渐失去了战场主动权。
希特勒指挥一半军队南下占领巴库油田,分兵致使力量分散,结果两边的战略目标都没有完成。
占领欧洲的战役太顺利,统帅轻敌了。
老希也不是彻底脑残,打苏联以前就吸取了破轮那些历代打俄国的人打出来的经验,知道冬天难打,所以他有选在夏天去打,预计打到秋初,至多到冬初前取得决定性的成果,可是抗不过苏联人拿人命硬顶啊,拖啊拖得就拖到冬天了,他也没法不然让季节变冬天啊。
斯大林格勒也是7月分去打,算的上是好季节了吧,可打啊打的就到冬天了怎么办?难不成退兵,任由苏联人收复失地,到明年夏天再来重新打一遍?这就是命啊,没办法的事
希特勒原先的打算是在短期内结束斯大林格勒战役,占领苏联在乌克兰和外高加索的丰富的煤矿和油田,但是他错判了苏军的战斗意志和斯大林的决心,而把德军拖入了旷日持久的消耗战,从夏季打到冬季,最后将德军从优势转为劣势,被苏军包围,悲惨的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