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乡的端午节
初一吃糕;
初二吃粽子;
初三吃螺;
初四持艾草;
初五吃一天。
唱着这首不很和谐的童谣,又迎来了端午节。
端午是传统节日,在河北就有这么一首不和谐的童谣,五月初一便拉开了端午节的序幕。从初一开始,家家户户都开始忙卖悄梁碌起来,准备端午节的用品,虽然不是很多,其中最让人眼馋的自然要属端午中的美食了。
一提端午节,最先想到的应该就是粽子了。粽子长得玲珑可爱,有咸味的和甜味的。我对于肉粽子不感兴趣,却对糯米粽情有独钟,尤其是里面大大的枣子,家里自己做的总是包的大大的。糯米的浓香夹杂着缕缕蛋草叶子的清香运团沁人心脾,咬一口,含在嘴里,越嚼越有滋味。逢过端午,奶奶动要包上N个粽子让我这只馋猫大饱口服。街上也有到处吆喝的,不过卖的粽子比家里的要小很多,却很贵,糯米粽里的枣子也不大,貌似插俩花生大的就了事了。有时嘴中运馋了,就道街边买一个解馋,却再也没有那种余香了。
除了香喷喷的粽子外,穿新衣也是一大美景。用五味草煮上一大锅热水沐浴,然后再换上新衣,显得格外清爽。虽然我穿的依旧是穿过N次的衣服,不过香味仍然无法抵挡。
我们这儿瞧不见赛龙舟,是端午节的一大遗憾。不过我们很快又找到了新的乐子――举办砸蛋大赛。端午节的蛋不再是拿来吃的,而是拿来砸的,或两两相碰比谁的更硬,有或者拿来当子弹,瞄准射击。当砸蛋大赛落下帷幕时,只留下满地疮痍,一股腥臭,确实其乐无穷。
端午节那天,妈妈都会用根根细绳细致地编成筐,按以往的习俗,编8个层,奶奶煮好蛋后就拿出3个最光滑的。底层放一个,接着是桃子。每种都是3个,用了6层。第2层就是一个步老虎,是看护这些东西的。最后挂在门口,按照长辈说的,纪念屈原。取下来时,就把筐整理好,放在一个盒子里,与比她早出生的姐妹团聚。
而就在初五吃一天的享受中,端午节就顺利闭幕了。
家乡没洞州有汨罗江,却有一颗颗爱国心;家乡没有龙舟赛,却总有一股股艾草的芳香在空气中缓缓流淌。
端午节,“端”字有“初始”之意,因此“端五”就是“初五”,而按照历法五月正是“午”月。因此,“端五”也就渐渐演变为如今的“端午”。
遥想当年,有一位爱国诗人,在公元278年,秦军攻破楚国京都的时候,他听闻悲愤交加,心如刀割,自知报国无望,于五月初五,写下绝笔作《怀沙》之后,便抱石投入汩罗江,以身殉国。人们为了避免江中鱼虾啃食他的身体,向江中投入粽子。五月初五,人们就养成了龙舟竞渡、吃粽子、办诗会、喝雄黄酒的习俗,以此纪念告谈爱国诗人屈原。
五月初五,在案上放一口大锅,一颗颗糯米在其中翻滚着白花花的身子,蜜枣也迫不及待的想要蹦到芦苇叶中来。抓一把糯米,放两颗蜜枣,用粽叶紧紧一裹,再捆上几圈丝线,一个粽子就制好了。我垂涎欲滴的看着粽子进了锅,只等一会儿出锅了,赶紧去咬上一口,别有一番滋味。吃到纳友蔽自己包的粽子,心中则溢满了幸福。
粽子分明的棱角,象征着屈原刚正不阿的性格;雪白的糯米,代表着他出淤泥不染的品质,而那颗红枣,正象征着屈原对楚国的一颗赤子之心。再咬一口,细细在嘴中回味,眼前仿佛又浮现出屈原仰天长叹《怀沙》,抱石投江的情景,耳旁仿佛荡起那么一首歌谣:“粽子香,香厨房,艾叶香,香满堂,桃枝插在大门上,出门一望麦儿黄……”
家乡的端午节,不应该只有快乐与团聚,还应该放进我们的赤子之心。
有一位文人,一份誓死的情怀,在一条江河中流淌千年。
因此也有了一个节日,一种纪念的文化,化作一腔眷恋,流传人间,时时提醒我们,在向幸福前进之时也不要忘记秉持中国的传统文化,时时回望先人,遥寄哀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