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给力一词的详细解释

2025-04-28 07:19:38
推荐回答(1个)
回答1:

给力读音为:gěi lì,中国北方的土话,表示给劲、带劲的意思。“给力”一词最初的火热源于日本搞笑动漫《西游记:旅程的终点》中文配音版中悟空的一句抱怨:“这就是天竺吗,不给力啊师傅。”所谓“不给力”就是形容和预想目标相差甚远,而“给力”一般理解为有帮助、有作用、给面子。在2010年世界杯期间,“给力”开始成为网络热门词汇。莆田方言“给力”(gěi lì),勤快的意思,淮北方言“给力”,具有加油的意思。   同义词也有:得力 反义词:抵力   词语释义:    1. 作为形容词,类似于“很好”、“牛”、“很带劲”、“酷”、“棒”、“很有意思”等。常作感叹词。   2.“给力”一词是从闽南话演变过来的,意思为很精彩、很棒的意思。   2010年,“给力”一词流行起来,并在世界杯期间被网友广泛使用,还有网友根据“给力”造出一个新的英文单词——ungelivable(不给力)。   “给力”是cucn201配音组中的NG熊王首创,通过《西游记:旅程的终点》一炮而红。   有媒体考证,“给力”一词最早出现于2010年5月由中国传媒大学南广学院学生上传网络的一段日本动画片。“这就是天竺吗?不给力啊老湿!”cucn201配音组的无心插柳,却得到了网民的热捧。其首次广泛应用发生在南非世界杯足球赛期间。   “给力”或“不给力”,言简意赅又传神,旋即风靡网络。   如果仅限于此,那只是网民的“自娱自乐”。11月10日,“给力”出现在《人民日报》头版标题中(《江苏给力“文化强省”》),引发舆论强震。   “《人民日报》太给力”被多重解读,比如大众有创新能力、官方顺应网络潮流等。不可否认的是,网络已成为公民表达意见、参与社会管理最便捷的方式。公民的网络话语权和影响力都日益趋重。官方主动亲近网络,既彰显了网络民意之强大,之不容忽视,亦体现了社会的进步。   2011年“给力"一词登陆春晚,海清和黄海波的小品《美好时代》之后,朱军问大家“刚才的小品给力吗?"台下一片欢呼。   今后,与社会热点密切关联的网络语言“转正”,或将成为不可遏制的潮流。   给力此词为河南信阳地方方言。   有时又念成给摁哩,或是给哩。   词语释义:给力为语气词。(如:把某样东西还给某人,就说给哩)
词语释义
  1. 作为形容词使用。   用法如:“这游戏真无聊,不给力呀!”、“这部动作片真精彩,实在太给力了!”、“好不好玩?给不给力?”。    尤其是当某个事件或某个现象给人以强烈的刺激,让人精神为之振奋,例如里内涵的歌曲或视频, 我们就可以说:“太给力了!”“给力给力”。   2. 作为动词使用,相当于形容词使动用,随着被网民用得越来越频繁。不建议解释为“给予力量”“加油”,毕竟是望文生义,不符合原有造词意图。   用法如:“大家给力啊”,“要给力啊,后面靠你了”。   3. 作为名词使用,“给力”也相当于“震撼”的意思。“不给力啊!”可以译作:不够震撼,不够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