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纸、电视、广播上的各类广告往往让人心动不已。但其中不乏夸大其辞甚至完全骗人的虚假广告。而给消费者带来危害最大的莫过于药品、保健食品等医药类的虚假广告。
一位读者告诉记者,她患有糖尿病,曾在报纸上看到一则某诊疗中心的广告称说该中心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最新科技,可治好糖尿病,治愈率达到95%以上,还有一位“患病多年,多方求治无效最终在此得到根治的糖尿病患者”出来作证,还留下电话号码。使她深信不
疑,花了近2000元买了一个疗程的药,但吃完后血糖并未得到有效控制,该中心“专家”告诉她还要再吃一个疗程,如果能用他们推荐的一种电疗仪辅助治疗效果会更好,就这样她前后花了五六千元在该中心买药和仪器,但血糖始终没降下来。对方却告诉她,因为个体差异等原因,她属于对药物不敏感的极少数人之一,他们也无能为力。她愤怒之下到消协投诉,经处理,最后她获得了全额退款。
广而告之,即为广告
既是告知,那就有理解和标述的偏差,也存在本身描述的水分。
和平时说话、聊天一样的,
所以不是“不可信”,而是应甄别、相信。
有这么一条广告可以证明:喝孔府叶酒,做天下文章。如果说中国13亿人都喝了孔府叶酒,那岂不是都能做出天下文章。所以广告不可信。
广告大多都是为了商业目的,盲目追求高额的广告利润。
在电视台甄别能力差的情况下,广告盲目无条件的播出更加增长了无良广告的气焰。
广告利用夸大的手法,投机取巧的巧舌如簧。
刻意追求高的、大的、不切实际的效果,以吸引消费者。
“要相信自己的眼睛”,切合实际,不能头脑发热、盲目从众,
要有遴选、辨伪的慧眼,注重“实”,立足实践。
所以说,广告不可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