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号本来也是有机会向现代银行转轨的,不过精明的晋商却没有把握住这次机会。
鸦片战争后,外资银行在内地的发展顺风顺水。清政府在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提出设立大清银行,要求票号出钱出人,结果被拒绝,之后又提出由政府出资金,由票号出人,还是被拒绝。大清银行成立之后,政府曾找山西票号入股,再遭拒绝。
大清银行成立以后,自然而然地垄断了几乎全部官银汇兑业务,这对于山西票号几乎是致命的打击。
晋商拒绝的理由其实很简单,就是怕“外人”和“外资”插手票号。这是由票号的家族性质决定的,在票号的掌权人看来,票号就是他们的家族产业,是不容许外人染指的。他们压根就没有现代化公司经营的理念,眼光的局限性导致他们的短视,让他们淹没在大时代的潮水之下。
晋商首创的原因
1、积累比较雄厚
如前所述,早在乾隆时,山西商人资本“百十万家资者,不一而足”。
2、经营活动需要
山西商帮多数从事长途贩运,商品流转和资本周转慢,垫支资本大,在资本不足的情况下,就需要向社会借贷。
例如山西商人贩运福建武夷茶,或安徽霍山茶,或湖广茶,经水陆之途运销至北京、归化城、张家口、蒙古草原、乌里雅苏台、科布多、恰克图和西北兰州、新疆伊犁、塔尔巴哈台等地,路程数千里,资本用量大,周转慢,需要大量货款。
为了适应营销活动需要,山西商帮首先创办了账局,经营存放款业务,后来,在账局的基础上而形成票号。
3、商号之间需要
晋商的商号之间资金调拨和结算的需要
晋商商号遍布全国各地,形成一定规模的商业网络。而各地商号的盈利,均须解回山西总号,统一结账分红,同时总号与分号之间,也要发生资金调拨。
过去对此均采用由镖行保镖运现银形式。但是由于乾嘉以来社会极不安宁,保镖运现极不安全。为了解决运现银问题,于是以汇兑形式出现的山西票号就产生了。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票号(古时一种专门经营汇兑业务金融机构)
因为票号诞生于清末,清末的金融业本来是山西商人“执牛耳”,但是到最后晋商所依靠的清政府垮台了、再加上之前的庚子国变都给晋商票号造成了大损失。 知道要建立大清银行了,晋商却在这个关键的发展步骤上保守不前,最终错失银行业发展的良机!
因为清末至新中国成立期间,日本侵略者在中国大量搜刮金银珠宝,至使中国古代票号走向衰弱停业。新中国成立经受日本侵略者长时间入侵之后的人们已无力再创票号,
地域局限大,近代被外资挤垮
商业没那么发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