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奴隶制解体和封建制形成时期,也是我国古代社会大变革时期。从公元前770年周平王东迁,到公元前221年秦统一六国,前后约550年,中国由分裂走向统一,奴隶社会也向封建社会过渡。这一时期的历史,以公元前475年为界,分为春秋和战国两个阶段。春秋是大国争霸的时期,前期齐、晋、楚、秦互相争霸,后期吴、越崛起。到战国初年,逐渐形成七雄并立的局面,中小诸侯国渐被兼并。最后秦灭六国,完成了统一事业。春秋战国时期,生产力的发展是促使社会变革的基本因素。由于铁和牛耕的推广使用,井田制逐渐瓦解,封建土地所有制随之出现。新兴地主阶级逐步代替了奴隶主贵族的统治,我国封建社会逐渐形成。
从土地所有制划分。
春秋时鲁国之初税亩及齐国之相地而衰征,标志土地私有制合法化。到战国时三家分晋、田是代齐,标志新兴地主阶级开始掌握国家政权。封建制度形成。
商鞅变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