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啸是一种具有强大破坏力的海浪。当地震发生於海底,因震波的动力而引起海水剧烈的起伏,形成强大的波浪,向前推进,将沿海地带一一淹没的灾害,称之为海啸。
海啸通常由震源在海底下50千米以内、里氏震级6.5以上的海底地震引起。海啸波长比海洋的最大深度还要大,在海底附近传播也没受多大阻滞,不管海洋深度如何,波都可以传播过去。海啸在海洋的传播速度大约每小时五百到一千公里,而波长也可能达500到650公里。当海啸波进入大陆架后,由于深度变浅,波高突然增大,它的这种波浪运动所卷起的海涛波高可达数十米,并形成“水墙”。由地震引起的波动与海面上的海浪不同,一般海浪只在一定深度的水层波动,而地震所引起的水体波动是从海面到海底整个水层的起伏。
海底火山爆发,土崩及人为的水底核爆炸也能造成海啸。此外,陨石撞击也会造成海啸,“水墙”可达百尺,而且陨石造成的海啸在任何水域也有机会发生,不一定在地震带,不过陨石造成的海啸可能千年才会发生一次
地震是因地球地壳板快的突然升降,断裂等引起的地质灾害,
海啸是因海水中巨大的能量释放后,以机械波的形式冲击海岸而形成的灾害,能量来源很多,地震,火山,核弹爆炸,冰山崩塌等,都可以引起海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