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麻辣香肠 贵州麻辣香肠,用柏枝、果木烟熏,严格控制各个阶段工艺指标瘦肉/肥肉比为6/4,用猪的前夹肉制作,配料考究、熏烤温湿度严格控制.吃起来有一种浓郁独特香味,麻辣突出的独特,让人回味无穷,是平时生活及节日的佳品 四川麻辣香肠 猪肉:五公斤、洗净切成大拇指大小、备用。 猪小肠(就是粉肠):反一面用盐洗净、最后用少许醋洗一遍(除腥)在反过来备用。 作料:辣椒面、花椒面自己喜好(多少)、盐多放点(防止香肠坏掉)白酒四两、白糖少许、味精少许。 材料:棉绳、铁丝圈(肠口大小)针。 制做:把作料全部放到肉上面,戴上手套,使劲的拌均匀,腌十五分钟,再用手搅拌一下就可以装灌了、把肠子的一头用棉绳扎好,把铁丝圈放在另一头,装灌完成用针在肠子上面扎(放气),最后把装灌好的香肠用绳子扎成自己喜欢的长短,在挂起来,放在有风的地方吹五六天就可以吃了,呵呵好香。 1.猪肉洗净后沥干水分,切成一厘米见方的小丁备用。腌渍肠衣用清水浸泡10分钟,然后反复搓揉3-4次,洗去表面的盐,最后换成清水浸泡备用; 2.生姜洗净后用压蒜器压出姜汁,将矿泉水瓶沿瓶口一边煎成漏斗状; 3.肉丁中加入白酒、盐、白糖、辣椒面、花椒面、姜汁,戴上一次性手套用手翻转均匀,然后沿着同一个方向搅打,直到肉开始粘连出筋; 4.将洗净后肠衣套在水瓶口,用线绑紧,或者直接用手捏紧,肠衣的另一端用线绑紧封口,或者直接打结; 5.将拌好的肉馅放在瓶子里,用筷子轻轻戳几下,使其填充到肠衣里,直到肠衣中填满肉馅为止; 6.将灌好的一条香肠平均分成3-4份,用棉线扎紧,然后用针在香肠上扎一些小眼; 7.做好的香肠挂在阴凉处,避免阳光直射,让其自然风干,然后蒸食或者煮食,或者切片炒菜均可。 蒜香孜然香肠 1)准备材料,瘦肉馅儿一碗,蒜几瓣,黑胡椒粉适量,孜然粉2小匙左右,盐适量。 2)蒜切成碎末,然后,和其他所有的材料一起,放入一个大碗里,孜然粉可以稍微多放一些。 3)把所有的材料搅和匀,然后,盖好放在冰箱里腌半个多小时,入味。 4)把调好的肉馅儿,搓成大小相等的小条(嗯,大小呢,比小手指稍微短点儿粗点儿)。为了顺便吃些胡萝卜,我把胡萝卜去皮,切粗条,裹在肉馅儿里了,实在不喜欢的话,可以省略胡萝卜。 5)煎锅用中高火烧热,把搓好的肉馅儿一个一个摆放进去,保持用中高火力,不要太大的火力。 6)一面煎1-2分钟之后,翻面再煎1-2分钟,关火出锅。注意:1)关于肉馅儿,我用的是火鸡肉馅儿,也可以用瘦的猪肉馅儿,不建议用肥的肉馅儿,呵呵,咱们还是少吃肥肉吧.2)不喜欢看到蒜末的话,建议捣成蒜泥,拌进肉末里更好,我实在是偷懒,就只是切碎了.3)胡萝卜也可以用其他的蔬菜条来代替,比如,芹菜条,菠菜梗之类的都可以。当然,不用任何蔬菜会更像香肠一些啦,我这样做,只是想“见缝插针”地加点胡萝卜.4)关于火力,不要太大了,容易外面煎糊了里面还不熟。但是也不要煎的时间太久,煎得太久,肉馅儿里的汁水都煎出来了,干干的,口感就不好了。这个时间,要根据自己做的大小来适当调整一下,反正,刚一熟了就出锅,就对啦. 如皋香肠 每根长约7寸,原料净重9两,晒干后约6两左右。它的作法是:将猪的前夹心和后腿部分精肉及足膘肥肉切成小方块,放在木盆或瓦盆里,加盥、硝水拌和。拌好后,静置30分钟。这样盥和硝水就慢慢地浸入肉里,然后再加糖、酱油、酒拌和,要拌得匀透。拌好后,将肉灌进大肠衣内,一面用针在肠上戳眼放出里面的空气,一面用手挤抹,并用花线将两头扎牢。这样做,肉块挤得紧,质量好。灌进肉的肠,挂在晒架上吹晒。一般约晒5个晴天(夏天只需二天),然后取下入仓凉挂。仓库内必须通风透气,好使晒后的肠子退去余热,慢慢干透。凉挂一个月后就成成品了。 过去如皋香肠的配料是:每百斤鲜猪肉(精肉70%,肥肉30%)配用食盐70两,白砂糖30两,酱油20两,大曲酒10两,硝水10两。为了保持和发扬民族遗产,使其更加美味可口,当地的香肠工厂改进了配料。现在每百斤肉多加糖20两,酱油10两,少加盐6两,酒4两,香肠有仅更好吃,而且色泽也理加鲜艳了,外形美观。 远鸿睢宁香肠 睢宁香肠是闻名苏、鲁、豫、皖、冀的历史名菜。本品选用猪后腿精肉,佐以数十种名贵天然植物香料,传统工艺精心制作。特点:农家风味,腊香袭人,醇香适口,回味久长。是酒席、宴会之首选荤盘,是居家、旅游、馈赠亲友之佳品。本品真空包装,二次灭菌,开袋即食。 莱芜香肠 莱芜香肠,旧称“南肠”,是饮誉山东省内外的传统名吃。清道光年间开始生产,已有170多年的历史。莱芜香肠以顺香斋南肠最为上乘,以莱芜猪瘦肉和小肠为主要原料,配以砂仁、八角、边桂、花椒、石落子等八种中药,外加自制酱油,经过刮肠、剁肉、拌馅、灌肠、晾晒、蒸煮等工序,精制而成,黑褐油亮,味道香醇,营养丰富,并具有耐贮耐运等优点。目前,莱芜香肠加工厂已增至百余处,其中规模较大、经营较好的有全香斋、正香斋、玉香斋、盛香斋、锦香斋、聚香斋、源香斋、兴香斋等。 莱芜香肠的原料,原是一种莱芜当地产的、叫做“莱芜黑”的黑猪猪肉。这种猪通体乌黑,特别好养,母猪产仔多,还不挑食,吃糠咽菜也能长得一身好膘,因而深受当地百姓喜爱。 其主要原料是莱芜猪之瘦肉和小肠,其佐料原为十余种,外加优质酱油。经过刮肠、剁肉、拌馅、灌肠、晾晒、蒸煮等工序,精制而成,风味独特。年加工香肠500万斤,另外,还研制开发了系列产品,深受客户欢迎,产品除销往本省外,还销往北京、天津、东北等地。 波罗罗卡香肠 传说中马可波罗在元大都食用的香肠的名称,在书中以“外酥内嫩,巧夺天工,犹如天仙制造的一样”。具体原料未知,但相传是人肉所制。
香肠 是一个非常古老的食物生产和肉食保存技术,指将任何动物的肉、内脏或凝固的血,搅碎成泥状,再灌入肠衣制成的长圆柱体管状食品。 在闽南或台湾地区,由于处理的过程,可能将糯米肠或香肠类食物的称呼为灌肠。 古时是以动物肠脏制成肠衣,不过现在多数改用多糖纤维素肠衣或人造肠衣以代替用动物肠脏制成的肠衣。但也有香肠是例外,例如有一种鸡肉肠是以鸡肉碎直接揉成肠状,过程并不需要使用肠衣。香肠可经由热煮烟熏以便保存,现代的香肠也大多常含防腐剂及色素。 历史 香肠最早出现于前8世纪的高卢地区(今法国及比利时一带)。到了前2世纪,古罗马征服高卢后,就将香肠传到欧洲其他地区,成为欧洲的主要肉食。随着文艺复兴后的地理大发现,更将香肠推广至全世界。 香肠有很多种类,单是德国便有超过1,500多种。香肠一般按制法分为四类: 烟熏肠:肉泥灌入肠衣后,先用木材熏制,之后再烚或蒸熟。吃前再烹热。 风干肠:肉泥灌成肠后,在干燥地方风干,某些会在香肠内加入乳酸菌,细菌分解肉质,令其变得软腍。风干肠材料没有经烹煮,吃前要先煮,如中国腊肠,但也有可直接食用,如意大利沙乐美肠。 熟肠:肉泥灌入肠衣后,会先煮熟再保存,煮的方法很多,可以是蒸、烚、炸或焗等。外表与烟熏肠相似,但没经熏制过程。 鲜肠:即未经风干或煮熟的香肠,不能直接食用,买回家后要自行烹调。 此外,也有一些较具特色的香肠: 全熟不加热即食版本,如日本的鱼肉肠。 用豆类各式面粉及植物蛋白质制成的素食版本。 种类 莎乐美肠(义式腊肠,常用于比萨饼) 施华力肠 波兰香肠 法伦香肠 法兰克福肠(热狗) 修芙莱肠 善字鱼肉肠 红肠 干酪肠 脆皮肠 章鱼香肠 血肠 肝肠 咖啡香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