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展荣的职业生涯

2025-04-06 22:57:11
推荐回答(1个)
回答1:

艺海写风流
在汕头潮剧界,有一位让潮汕老百姓和广大戏迷们耳熟能详且津津乐道的著名演员,他就是潮剧表演艺术家、国家一级演员、广东潮剧院二团团长方展荣。
为纪念毛泽东主席《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60周年,由省戏协、汕头市委宣传部、广东潮剧院联合主办,广东潮剧院演出的“方展荣潮丑表艺术专场”将于5月23日晚在汕头市谢慧如潮剧艺术中心隆重献演。演出前夕,记者专程走访了方展荣,了解这位艺术家所走过的人生道路。
艺术之道 艰辛跋涉
算起来,方展荣从艺44周年。44年,方展荣是“一步一个脚印”走过来的。“流多少汗,出多少成果”,他这样说。
1959年夏的一天,一个从普宁洪阳来的男孩赤着脚走进揭阳榕城戏院找他在剧团工作的大哥,剧团团长饶恕慧眼识珠,从他宏亮的噪音里看到他身上潜在的艺术天赋,从此汕头正顺潮剧团又多了一名小学员,11岁的方展荣拜陈大筐为师,开始学习“刺梁”、扇子功等潮剧基本功。
随后,他进入汕头市少年戏曲训练班学艺,师承陈大筐、杨其国、杨江全,专攻潮丑,此期间,他大量观看曲艺、话剧等演出,汲取其他剧种的养分,还曾与著名武师陈木龙一起到广州京剧团学艺,观摩该团的演出。“文革”期间,方展荣先后在汕头市、汕头地区青年实验潮剧团、汕头地区潮剧团当演员,演出了《江姐》、《杜鹃山》、《沙家浜》等现代戏,奠定了较好的艺术功底。
1978年,开始复排传统剧目,方展荣得到潮剧名丑蔡锦坤、李有存传授,虚心学习,勤学苦练,潮剧折子戏《柴房会》、《闹钗》等一炮打响,深受国内外观众好评,1979年至1980年在泰国演出期间,受到泰国国务院院长(总理)、外交部长等亲切会见,泰国国家电视台现场采访并录相。
1987年,方展荣赴北京参加首届中国艺术节,演出了《张春郎削发》、《柴房会》等剧目,受到首都观众高度评价。其间,他还不忘拜师学艺,向中国戏曲学院副院长、《戏曲艺术》主编纽骠学习《访鼠》,观摩京剧艺术家袁世海、叶少兰、李维康、刘长瑜主演的剧目。
1995年,他率团赴上海演出《无意神医》、《柴房会》、《闹钗》等,参与“白玉兰奖”的角逐,演出期间,他天天注射青霉素,带病坚持工作,演出获得巨大的成功。同年,《柴房会》赴北京参加全国中老年戏曲汇演,获“牡丹奖”。这一年,他被评为汕头市优秀专家、拔尖人才。
1996年方展荣晋升国家一级演员,主演《无意神医》获上海第七届“白玉兰奖”男主角奖;获第五届“鲁迅文艺奖”;9月赴深圳主演《秦香莲》等剧。1997年底他参加全国文联文艺家协会《德艺双馨》大会被评为《德艺双馨》会员。1998年主演《老兵回乡》一剧获广东省委宣传部“五个一工程”奖和“曹禺文学提名奖”;导演《秦香莲》、《翁万达》、《大河情》等剧。
1997年,他与吴玲儿主演的《柴房会》由中国戏剧家协会拍摄成潮剧首部电视艺术片;同年,在中国文联《德艺双馨》大会上,他被评为《德艺双馨》会员,受到中央领导的接见。
1998年,他主演的《老兵回乡》一剧获省委宣传部“五个一工程奖”和“曹禺文学提名奖”,并担任“广东省第二届戏剧表演艺术大赛”评委。
1999年10月24日,新编潮剧《葫芦庙》在汕头潮剧艺术中心慧如剧场演出,方展荣在剧中饰贾雨村,演出好评如潮,大获成功。
2012年6月28日于香港荣获「中华名人录 」之「卓越华人奖 」。
艺术表演 炉火纯青
“潮丑,是潮剧的戏魂。潮丑艺术是一个色彩斑斓、妙趣横生、灵活多变的天地”,“潮剧丑角是饱含着鲜明的潮汕地方特色和乡土人情的艺术形象”,这是方展荣对于潮丑的一个总结。
在四十多年的艺术实践中,方展荣塑造过的角色不计其数,然而“潮丑”是其中最为光彩夺目的。从《闹钗》中的胡琏,到《柴房会》中的李老三;从《访鼠》中的娄阿鼠,到《无意神医》中的张无意,个个栩栩如生。有专家评价,方展荣演丑角的成功之道,最主要在他的表演艺术上。在《柴房会》中,他充分展示了他的“椅子功”和“梯功”,把“功”的表演与人物内心世界的体现和性格塑造结合起来,使作为平民既善良又胆小的李老三的形象十分生动而可信。再加上方展荣那滑稽的眼神,诙谐的表情和情景交融的唱念功夫,更让观众看得如痴如醉。他独创的梯子倒溜等技巧,更是人物心理外化的经典之作,令满台生辉。
除了“椅功”和“梯功”外,方展荣的绝活儿还有“扇子功”,这一绝活儿是演《闹钗》时向名师蔡锦坤学的。1978年时,方展荣才刚刚出道,家中宿舍狭小,为了练功,他把家具挪在一边,腾出地方,一有空就练起来,有时一天练三场,整整坚持了10年!如今他饰演的“小公子”胡琏出场,只见他一边撩着长衫走矮步,一边用一只手指顶着一把折扇如车轮般旋转。上海戏剧家陈云发评论道:“一把扇子在他手里,简直是变魔术一样,用得出神入化。”
方展荣不但形象表演上形神兼备,其唱腔艺术也达到很高的艺术境界。《柴房会》中李老三那用“花舌吐喉吊腔”技巧唱出的几十个“我的,我的,我的……”以及《无意神医》中的“但求无疚存心胸……”的那一段长达10分钟的唱腔都是其唱腔艺术上的神来之笔。他的声腔是高吭明亮的“双拗天声”,经过不断的探索磨炼,使这种声腔更加苍劲明晰,很有穿透力。他还在传统唱法基础上吸取美声唱法和兄弟剧种的营养,使唱腔更具有时代气息。在《无意神医》、《古琴案》、《访鼠》等唱段中,这些唱腔上的特点都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发挥,既轻快俏丽又圆润庄重,既高昂激扬又婉转低回,韵味十足,魅力无穷。
广东潮剧院艺术研究室副主任林克这样评价方展荣的表演艺术:他艺术功底非常扎实,已达到炉火纯青———“艺海竟自由”的地步。方展荣出演的剧目非常多,饰演的角色、人物也非常丰富,人物性格也多种多样,表演风格诙谐、幽默、随意,深受老百姓喜爱。同时,他又非常乐意向其它剧种,特别是丑行学习和借鉴,拓展自己的视野,他还勤于笔耕,将自己的艺术实践加以总结,写出一篇篇潮剧理论文章,出版了专著。
如今,方展荣又将这些技艺和“绝活儿”传授给了他的弟子们,在他的悉心辅导下,新一代的“小李老三”、“小张无意”们茁壮成长起来,他们挑起了潮剧艺术明天的大梁。
艺德风范 有口皆碑
方展荣的艺术植根于深厚的群众土壤之中,又服务于广大群众。他每年下乡演出的场次都有近百场,足迹遍布粤东和海陆丰、深圳等地。他多次访问港澳台地区及国外,其精湛的潮剧艺术均在当地引起轰动,传为美谈。
方展荣的艺德和敬业精神也深为人们所称道,不论是为国家领导人或为华侨演出,还是为穷乡僻壤的农民演出,方展荣都一样地投入,一样地唱好每台戏。记者曾随潮剧院二团赴潮阳市陈店镇演出,所到之处,乡亲们都奔走相告:“方展荣来了!”傍晚,更早早到戏棚前“占位”。当方展荣的丑角出场时,全场掌声雷动,欢声笑语不绝。那一晚,他上台连续表演两三个小时,腾挪滚打,十分认真,当回到后台时,已是大汗淋漓。当有人劝他,年纪大了,不必每次都上场时,他却说,“不行,我不上场,乡亲们不满意”。
方展荣说,他的人生准则是“实话实说,实事实做”,他的每一份成功都是在辛勤的汗水中拼搏得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