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信息
【名称】清平乐·村居 【年代】南宋 【作者】辛弃疾 【体裁】词
作品原文
清平乐·村居① 宋 辛弃疾
茅檐②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③相媚好④,白发谁家翁媪⑤? 大儿锄豆⑥溪东,中儿正织⑦鸡笼。最喜小儿亡(音同无) 赖⑧,溪头卧⑨剥莲蓬。
注释
①清平乐·村居:清平乐,词牌名。村居,这首词的题目。“乐”在此处读yuè 《清平乐·村居》歌曲谱
。 ②茅檐:茅屋的屋檐 。 ③吴音:作者当时住在江西东部的上饶,这一带古时是吴国的领土,所以称这一带的方言为吴音。 ④相媚好:这里指互相逗趣,取乐。 ⑤翁媪(ǎo)(也读yùn和wò):对古代老妇的敬称。 ⑥锄豆:锄掉豆田里的草。 ⑦织:编织。 ⑧亡赖:亡,同“无”“。亡”读wu,在这里意思这里指顽皮、淘气。 ⑨卧,趴。
词牌 《清平乐》,原为唐
教坊曲名,取用汉乐府“清乐”、“平乐”这两个乐调而命名。又名《清平乐令》、《醉东风》、《忆萝月》。双调四十六字,八句,前片四仄韵,后片三平韵。
格律
中平中仄(韵), 中仄平平仄(韵)。 中仄中平平仄仄(韵), 中仄中平中仄(韵)。 中平中仄平平(韵), 中平中仄平平(韵)。 中仄中平中仄(句), 中平中仄平平(韵)。 茅檐/低小, 溪上/青青草。 醉里吴音/相媚好, 白发/谁家翁媪? 大儿/锄豆/溪东, 中儿/正织/鸡笼; 最喜/小儿亡赖, 溪头/卧剥/莲蓬。
译文
茅屋的屋檐又低又小, 溪边长满翠绿的青草, 用吴地的方言, 互相逗趣取乐 , 这是谁家,一对白发苍苍,公公,姥姥? 大儿子在河东的豆地里锄草, 二儿子正忙于编织鸡笼,手艺真巧。 最令人欢喜的是顽皮淘气的小儿子, 趴在溪头草丛, 剥着刚刚采下的莲蓬。
思想感情
词人描绘了一家五口在乡村的生活情态,表现了生活之美和人情之美,体现了作者对田园生活的羡慕与向往。
清平乐·村居
辛弃疾 (南宋)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
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
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
清平乐<村居>
辛弃疾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
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①?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
最喜小儿无赖②,溪头卧剥莲蓬。
〔注释〕
①:媪:音奥上声,老之韵。于老妇之敬称。
②:无赖:无奈。顽皮。
赏析
这首小词近年来各种选本多已入选,有的选本还有简单说明。如胡云翼先生《宋词选》云:这首词环境和人物的搭配是一幅极匀称自然的画图。老和小写得最生动。“卧剥莲蓬”正是“无赖”的形象化。中华书局1979年出版的《辛弃疾词选》云:这首词可以说是一幅农村素描。它写得清新活泼,寥寥几笔,就勾画出清溪茅舍一家老小的生动情景,使人仿佛身临其境。俞平伯先生《唐宋词选释》云:本篇客观地写农村景象,老人们有点醉了,大的小孩在工作,小的小孩在玩耍,笔意清新,似不费力。上引诸家之说有一共同特点,即认为这首词对农村景象是在进行客观描述。我却以为词中也反映出作者的主观感情,并非只在纯客观地作素描。基于这个出发点,对词的文句就产生了不同的理解。比如上片第三、四两句,我就认为“醉里”是作者自己带有醉意而不是指农村中的“翁媪”。现将拙作《读词散札》第十二则转引如下:辛弃疾《清平乐·村居》上片云:……胡《选》及俞平伯师《唐宋词选释》本皆以“醉”属诸翁媪,疑非是。此“醉里”乃作者自醉,犹之“醉里挑灯看剑”之“醉里”,皆作者自醉也。若谓翁媪俱醉,作者何由知之?且醉而作吴音,使不醉,即不作吴音乎?“相媚好”者,谓吴音使作者生媚好之感觉,非翁媪自相媚好也。盖作者醉中闻吴语而悦之,然后细视谛听,始知为农家翁媪对话也。此惟夏承焘先生《唐宋词选》初版本注文得其解。(《学林漫录》初集,页一八七。)我以为,从含醉意的作者眼中来看农村的一个生活侧面,比清醒的旁观者在听醉人说吴语要更富有诗意。退一步说,即使读者不同意夏先生和我的关于“醉里”的讲法,则此词下片“最喜”二字的主语也该指作者,总不会是指白发翁媪。可见这首词中作者的心情是开朗喜悦的。
清平乐·村居 宋 辛弃疾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亡 赖,溪头卧剥莲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