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裸这个字开始被频繁的使用起来,从知道的最广泛的裸婚,裸考到裸辞,说白了就是强调 一个“无”的状态,不论是裸什么,都是在某方面一片空白的情况下做出的决定。
能做出裸辞决定的人,要么是一时冲动,要么就是有退路,当然不排除破釜沉舟那一类人。
说到裸辞的代价有多大,这就要因人而异了。
对于裸二代来说,裸辞意味着,从零开始。因为做为裸二代的人背景已经决定 了,这是个没有背景,没有好爹,没有钱的穷小子,比如我,之所以我不敢裸辞,原因就一个字:钱!
其实钱算什么呀,什么也不是,但我是真的离不开它呀!作为一个外地人在一个陌生的城市生存,没有钱寸步难行,和生活相关的的几乎所有活动都需要花钱。身上穿的,手里用的,嘴里吃的,没有一个不需要钱。而且除此之外如果你已经成家,那么养家,养老,养孩子,哪里不需要钱?而对于本就没钱的我来说,工作就是唯一的收入来源,没了工作。就丢了饭碗,裸辞?开玩笑,还不如叫“因对生活失去兴趣而选择结束自己的生命行为”算了。
我是个比较极端的例子,代表性不大,说说普遍的状态吧。
一般能做出裸辞这样行为的人,要么刚步入社会没多久,血气方刚天地不惧,要么就是被逼走投无路迫不得已。
不论出于什么样的原因,裸辞后都要付出的代价就是时间和精力上的浪费,做哪一行都是如此,在一个行业里要学习的要接触的 都是与之相关的内容,学习的经验也是如此,不能指望一个全职修车的还精通搓澡技术。那么这时候裸辞后,如果继续做本行业相关可能还好一些,如果想跨行,那从头开始就是不可避免的了,这就不得不付出更多去学习适应。人生短短几十年,又能承受得起几次折腾呢?
不过对于那些找工作就是为了不让自己闲着有点事做,即使没有工作一样也可以生活的很好的人来说,裸不裸辞又有什么关系呢?我身边 就有好多,在单位每月赚着二三千块钱,却开着几十上百万的豪车的小朋友,他们缺钱么?那点工资都不够油钱的,真羡慕他们的生活!
很久以前网上有过一个新闻留了一句很火的句子:“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多豪迈,而这也是多少人的心声,但是,拥有无尽智慧的广大人民群众还是辛酸的接上了下一句:
钱包那么小,哪都走不了。
好好上班吧!骚年!
作为一个已经裸辞的人,我想我还是深有体会的。
按照度娘的释义,裸辞是指没有找好下家工作就直接辞职,没有退路,没有保障。
其实现代社会都是很小康的了,敢裸辞的年轻人要么家里暂时还能养得起一个人,要么就是你已经被这个工作逼得不行了。
我是江苏人,在很远的外省找了一个工作,薪资待遇,工作环境真的都很好,同事也没什么勾心斗角的,一个纯学术的氛围。就算有应酬,我们也没必要出面喝什么酒,总之的确是个很适合养老的工作。可是在那边呆了大半年之后我的脾气变得非常暴躁,心情也很不好。和家人的关系降至冰点。
最终父母也同意了我辞职,因为再这样下去,我感觉我已经快被自己逼疯了,一个完全没有朋友的地方,吃喝完全不能适应,学习压力有很大,我对这行真的没有一点兴趣,整体对着电脑画点,画线我感觉眼睛都要瞎了。终于在完成一个几万字设计书的时候我就崩溃了,那天还有半个小时前就要讲设计书ppt,我直接就从办公室里冲了出去,在外面突然就感觉身心放松了很多。就这样裸辞了,裸辞的代价除了之后没工作的危险,还有违约金。违约金这项就看个人所在的单位或者公司是怎么计算的,还有你签订的合约有多久(其实我总感觉我是被懵了,不是说提前一个月都可以辞职吗,也不知道哪里来的违约金,也许是留住人的手段吧)
反正辞职的事还在交涉中。像我这样单位急需人的情况很难放你走的,所以辞职本身就要很久,而且很麻烦。根本没有精力再去找下一个工作。
好了,辞职完之后可以休息一段时间,然后你就得找下一个工作,首先要找一个你想要去的城市呆着,在没工作的情况下租房子,自己解决生活开支,然后到处投简历,再继续找工作。这是我的想法。
我有个朋友是裸辞之后回家,在家呆了一年一直考各种公务员或者别的什么试。
其实裸辞的代价就是经济吧,这也不算什么代价,你只要能靠之前攒下的钱度过这段时间就好了,要是你没攒到钱拿你的代价就是你父母的钱,不过要在乎这个干嘛呢,裸辞肯定是迫不得已,忍不下去了,不用太逼着自己,活着不就是为了开心吗,为什么要本末倒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