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伯温被称为活诸葛,在元末乱世之时投到朱元璋帐下,并为大明王朝的建立立下了功勋,但是最后依然是没有善终。
在我看来,刘伯温死于话多和党争。
大明建立后的两大政治集团
明朝建立后,功勋贵族集团形成了两大政治势力,出于国家的稳定及统治的稳固,朱元璋也默认了两大政治势力的争斗。而这两大政治势力便是以丞相李善长为首的淮西集团和以言官之首刘伯温为首的浙东集团。
两大政治集团之间互相看谁都不顺眼,经常因为各种事情而吵得不可开交。
但是刘伯温与李善长毕竟都是开国功臣,朱元璋总会对他们心存忌惮。为了自保,二人开始选择代理人,刘伯温选择了杨宪,而李善长选择了胡惟庸。
改变命运的谈话
一开始在刘伯温的指导下,浙东集团势头很猛,但是一切都在一场谈话后改变了。
朱元璋召见刘伯温,以严肃的口气问刘基,如果换掉李善长,谁可以做丞相。 刘基十分警觉,马上说道,这要陛下决定。
接下来朱元璋又问杨宪、汪广洋和胡惟庸怎么样,这注定是一个送分题。杨宪是刘伯温的同伙,而汪广洋则是疑似刘伯温同伙,胡惟庸更是对手浙东集团的人。
刘伯温很痛快的回答三人都不是做丞相的料。但是问题还没有结束。朱元璋还有最后一个问题,既然他们都不行,那就只有你能当丞相了。
最后一个陷阱,刘伯温陷进去了。“我并非不知道自己可以,但我这个人嫉恶如仇,皇上慢慢挑选吧。”,“现在的这些人,在我看来并没有合适的”
目前诸人,臣诚未见其可也
抬高自己的同时,还不忘贬低其他人,更是隐喻朝中有恶人。
从此以后,朱元璋不再信任刘伯温,并且不久之后刘伯温被朱元璋赶出了京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