敢和前任做朋友的人,才算是真正看透了爱情吗?

2025-04-06 23:40:23
推荐回答(1个)
回答1:

01.

以前听人说,分手后还能做朋友的人,要么没爱过,要么还在爱着,否则多看一眼,都会想要拥有。

尤其是刚分手的人,看到对方的一条消息,内心就会波动无数次。

只是真的度过了那个阶段,自己体会过才明白,分手后做朋友,不一定和爱有关,很多时候是之前真的爱,而如今,也是真的放下了。

常言道:“醉过方知酒浓,爱过方知情重”,经历过的人,才清楚,感情不能强求。

对一段感情最好的道别,是说过再见之后,还能以朋友身份继续联系,不再有花前月下,也不再有互相承诺,唯有内心深处的愿你安好。

那些敢和前任做朋友的人,才算真正看透了爱情,才算没有白爱一个人。


02.

分手的实质,并非永久离开。

三毛说:“或许,我们终究会有那么一天,牵着别人的手,遗忘曾经的他。”

每个人都会朝前走,身边曾经深爱过的人,在时间这条长河里,看起来什么都不算,毕竟对未来的承诺,永远比不上陪伴重要。

只是,真正爱过的人,是自己的曾经,是难以割舍的过去,更是忘不掉的回忆。

能够藏起来,最后能够放下,能够想通,却唯独不能完全遗忘。曾经的那个人出现在你的生命里,带给过你快乐,带给过你幸福,离开的时候,还会留下你们的回忆。

分手这件事,不是把一个人完全清除出自己的世界,而是明白两个人以后不再是情侣,不再是昔日的恋人。

明白了这个道理,如何相处,其实自然的多,不必强求,更不必强行抹去痕迹。


03.

离开的人,并没有亏欠。

曾经参与过一个话题:恋爱时,不爱另一半了,该不该分手?

爱情开始的时候,两个人都是真心的,甚至都想过要走下去,只是感情里,不是每一段承诺过未来的感情,都能有以后,也不是从一开始,就能爱到生命结束。

小柔和男友恋爱的时候,爱的很深,刚开始两个人计划了很多未来,后来去了一些地方,说了一些情话。

两个人都以为,感情会一直持续下去,直到结婚生子,老了之后也会爱着彼此。

只是两个人性格不合适,生活中产生了不少摩擦,于是共同话题越来越少,和对方相处的时间也越来越短,甚至以前觉得有趣的事,现在也不再有趣。

两个人如果不合适,该来的总会来的,只是早晚的问题而已。

当男友提出分手的时候,小柔能猜到,只是还是忍不住哭了起来,因为她不敢面对,两个人真的到了这个地步。


后来小柔习惯了好几天没有对方的生活,却在自己刚习惯的时候,接到了对方打来的电话。

男友问她:“你记不记得,我银行卡的开户行在哪,我记不起来了。”

小柔说:“你不怕你联系我,我放不下你吗?”

对方沉默了一会,说了句:“我怕如果不联系了,我们这辈子再也不会联系了。”

在那一瞬间,小柔想说声和好吧,但还是忍住了,因为她明白,对方只是把自己当成了一个朋友而已。

后来时间慢慢过去,小柔慢慢放下,偶尔和前任聊天的时候,也能用轻松的语气,不谈及感情,只因为对方,是曾经最了解过自己的一个人。

问起小柔为什么还会和前任联系的时候,她说了一句话,让人印象深刻。

她说:“他除了不爱了,没有任何亏欠我的,只是不爱这件事,连他都无法控制。”

很多时候,人和人的关系终止,是两个人不再合适的时候,对彼此的一种放过和成全,也是最后会面对的必然结果。


04.

不是所有的分手,都以伤害收场。

像小柔一样的爱情经历有很多,很多人的身上都发生过,那个不爱的人,没有做错什么,除了不爱了这件事,只是不爱了,甚至都不能算一件“错事”。

有人说,好的爱情,是就算分手了,也不失去爱另一个人的能力。

真正看透了感情的人都明白,有些事不能强求,有些人不能强留,那个人的离去,才是对自己的负责。认真伤害过对方的人,是不能做朋友,毕竟对感情不负责的人,连做朋友的资格都没有。

但是当曾经你深爱过的人,没有伤害过你,没有给你留下创伤时,也许朋友,是最好的选择。

朋友有很多种,有些人不需要天天联系,也不需要记挂在心底,只需要放在那里,不逃避自己的过去。

以后现任问起,可能也只会微笑说一句:“曾经的一个朋友而已,现在已经不熟了。”

说这句话的时候,当你内心没有一点点波动,就是真正的放下,既然已经放下,何必再去计较他到底是什么身份。


05.

《半生缘》里有句话:“你问我爱你值不值得,其实你应该知道,爱就是不问值不值得。

爱的开始,总是没有道理,感觉对了,就爱上了。而爱的结局,也没有任何道理,感觉没了,就突然爱不动了。

那个愿意和前任做朋友的人,不是没爱过,更不是还在爱着,只是懂得了,该走的人会走,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以后。

也许会偶尔寒暄两句,也许会以朋友身份相称,也许这个朋友,自己很久也不会联系。

但是那个人,仍旧是自己曾经最熟悉的人,不会影响现在,但也不能推翻以前。因此,能和前任做朋友的人,才是看透了爱情,才是真正放下了曾经。

不再计较,不再心动,到了最后,唯有一句:“我现在很好,希望你也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