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kV及以上电压等级的输电线路铁塔基础的预偏值如何计算?例如左转50°,预偏要多少?不同电压等级有区别

2025-02-25 06:45:14
推荐回答(4个)
回答1:

设计上针对不同的转角度数范围给的有预偏的千分量,是针对塔全高来说的,在实际施工中反应到基础腿的预高是相对根开来说的,用设计所给的预偏量乘以根开即可,但实际施工取的数值都会比设计院的稍大点。

《电能质量供电电压允许偏差》(GB12325-90)规定电力系统在正常运行条件下,用户受电端供电电压的允许偏差为:

(1)35kV及以上供电和对电压质量有特殊要求的用户为额定电压的+5%~-5%;

(2)10kV及以下高压供电和低压电力用户为额定电压的+7%~-7%;

(3)低压照明用户为额定电压的+5%~ -10%。为了保证用电设备的正常运行,在综合考虑了设备制造和电网建设的经济合理性后,对各类用户设备规定了如上的允许偏差值,此值为工业企业供配电系统设计提供了依据。

扩展资料:

根据《供用电规则》规定,受电端的电压波动同谋不应超过:35KV及以下供电和对电压质量有特殊要求的用户为额定电压的±5%;10kv及以下高压供电和低电力用户为额定电压的±7%;低压照明用户为额定电压的+5%~-10%。

GB/T 12325-2008《电能质量 供电电压偏差》中规定:35kV及以上供电电压正、负偏差的绝对值之和不超过标称电压的10%;20kV及以下三相供电电压偏差为标称电压的土7%;220V单相供电电压偏差为标称电压的+7%,-10%。

国外设备的一般要求在+-3%。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电压合格率

回答2:

设计上针对不同的转角度数范围给的有预偏的千分量,是针对塔全高来说的,在实际施工中反应到基础腿的预高是相对根开来说的,用设计所给的预偏量乘以根开即可,但实际施工取的数值都会比设计院的稍大点。

假如塔全高是50米,呼高是30米。左转了50°,30~60度的转角设计上一般给的是5H/1000,H为塔全高,这个计算出来的结果仅是塔顶中心相对于塔底中心的偏移量,实际施工中预偏是针对基础腿来说的称为预高值,

预高值为5L/1000,L为基础根开,计算结果为转角内侧两个腿的预高量(如是终端塔要预高3个腿,预偏量和方向也不同),实际施工中会依经验对设计所给的预偏量进行提高。

扩展资料:

转角塔及终端塔的计算允许挠度

设计规程规定应为不大于7H/1000。这是考虑到它们的受力特性和结构刚度需要,在计算上应能达到的对结构刚度要求的计算指标。转角塔及终端塔在受力后总要产生挠度。为使运行时的倾斜不致过大,设计规程还规定在设计中应提出预偏要求,

预偏数值应保证架线后转角塔不向转角内侧倾斜。这里可理解为转角塔受力后不允许向转角内侧“倾斜”,但是受力后,塔会有挠曲。塔预部还是可以向内侧挠曲的。

对于转角塔及终端塔,施工验收规范规定 “在架线后的允许倾斜加挠度应不大于5H/1000”,并没有明确塔顶是否允许挠到受力侧的限制。即当架线后的倾斜加挠度值达到5H/1000时,即使塔顶已挠到受力侧,也可以认为合格,不过这个值与运行倾斜容许值之间没有裕度。

为了避免架线后,塔顶倾斜加挠度值过大,应在设计提出计算挠度的基础上采取足够的预偏。施工验收规范修订稿特别注明了“设计有预偏要求的杆塔,按设计预偏平面检查结构倾斜。

这就明确了对转角塔及终端塔组立仍可采取预偏。根据一些计算和实测结果,较满负载的转角塔及终端塔的计算挠度常在5H/1000左右,当设计未提出预偏数值时,

施工预偏值塔可取5-7H/1000)(非满负载的转角塔及终端塔可取3-5H/1000)。这样,架线后即便产生最大计算挠度7H/1000时,塔顶向受力侧的挠度值也不至超过2H/1000,仍给运行容许倾斜值5H/1000留有较大裕度。

对于转角杆及终端杆,施工验收规范“在架线后应不向受力侧倾料”的规定,是与设计规程要求的精神一致的。这是因为转角杆及终端杆一般都带有拉线,可以通过调整拉线来满足架线后不向受力侧倾斜的要求。但实践证明,组立时仍必须注意预偏,否则,架线后有时仍然不易调整过来。

其预偏原则,可取上述转角塔及终端塔预偏数值的上限 。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杆塔挠度

回答3:

设计上针对不同的转角度数范围给的有预偏的千分量,是针对塔全高来说的,在实际施工中反应到基础腿的预高是相对根开来说的,用设计所给的预偏量乘以根开即可,但实际施工取的数值都会比设计院的稍大点。

回答4:

直线终端塔,220kv乎高21米预偏要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