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学籍号包含哪些信息

2025-04-28 13:44:52
推荐回答(3个)
回答1:

小学生学籍号包含信息如下:

1、对于有身份证号的学生:G+身份证号(19位)。原来没有身份证号,只能用临时学籍号,后来补办了身份证的学生,就改成正式的学籍号:J+身份证号(19位)。

2、全国临时学籍号的编码规则:L+按身份证号编码规则生成的数字(6位学校所在地区划码+8位出生日期+4位随机码)(19位)。

学籍号以身份证号为基础

2013年8月22日,教育部基础教育一司副司长杜柯伟在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指出,此前,一些地方对学籍的规定管理不够严谨,出现一人多籍、人籍分离、有人无籍等问题。学籍管理办法实施后,将通过电子学籍系统统一申请学籍号,杜绝“虚假学籍”、“重复学籍”等问题。

学生学籍号是学籍信息的核心要素,以学生居民身份证号为基础,从幼儿园入园或小学入学初次采集学籍信息后开始使用,基础教育、高等教育、职业教育、成人教育有机衔接,一人一号,籍随人走,终身不变。

回答2:

学生学籍号前4位是入学年份,后面的10位是学校代码,然后的5位是学生序号。

2015年1月21日,教育部通过全国中小学生学籍信息管理系统为全国中小学生发放了正式学籍号,目前,各地正在抓紧落实。该系统于2014年1月10日全国联网试运行。

教育部在完成首次信息采集后,为确保以学生身份基本信息为核心的数据准确,利用公安部人口信息管理系统及国家人口基础信息库对学生数据进行核查对比,对准确无误的核发全国唯一的正式学籍号。

学生正式学籍号的发放,标志着全国中小学生学籍信息管理系统进入新的应用阶段,将在中小学招生入学、学籍注册、学籍档案管理、学籍异动、升级、毕业、成长记录等方面发挥日益重要的作用。

学籍号以身份证号为基础

2013年8月22日,教育部基础教育一司副司长杜柯伟在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指出,此前,一些地方对学籍的规定管理不够严谨,出现一人多籍、人籍分离、有人无籍等问题。学籍管理办法实施后,学校将通过电子学籍系统统一申请学籍号,杜绝“虚假学籍”、“重复学籍”等问题。

他介绍,学生学籍号是学籍信息的核心要素,以学生居民身份证号为基础,从幼儿园入园或小学入学初次采集学籍信息后开始使用,基础教育、高等教育、职业教育、成人教育有机衔接,一人一号,籍随人走,终身不变。

回答3:

学生学籍号前4位是入学年份,后面的10位是学校代码,然后的5位是学生序号
注册学籍需要户口本不能出错,错了很麻烦,需要提供学生的姓名、身份证号(自动生成性别、出生日期)、出生地、血型(要求不严)、家庭住址、监护人姓名及工作单位、联系电话,电子照片(一般由学校统一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