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容词的重叠
一部分形容词有重叠形式。
1重叠方式:
单音的:AA式大大(的)长长(的)
轻轻(的)慢慢(的)
双音的:AABB式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老老实实整整齐齐
ABAB式雪白雪白笔直笔直
碧绿碧绿滚圆滚圆
(仅限于前一语素含比喻等描写义的形容词)
A里AB式胡里胡涂土里土气
罗里罗嗦傻里傻气
(这种重叠式的形容词为数很少)
2形容词的语法特点和意义:
A形容词重叠后,都有表示程度加深和加强描写的作用,所以不再接受程度副词的修饰。例如:
非常高*非常高高的
十分漂亮*十分漂漂亮亮的
特别马虎*特别马里马虎的
“红通通”一类重叠后缀的形容词也不能接受程度副词的修饰。例如:
太阳红通通的*太阳很红通通的
BA里AB式的重叠方式有厌恶、轻蔑的意味,只限于含有贬义的形容词。例如:
妖气—一妖里妖气(√)
漂亮—一漂里漂亮(×)
这类形容词还有:
马虎小气拉杂慌张流气土气邋遢
C不是所有的形容词都可以重叠,形容词能不能重叠主要是习惯问题。例如:
整齐——整整齐齐漂亮——漂漂亮亮
整洁——*整整洁洁美丽——*美美丽丽
很方便——*方便很严肃——严严肃肃
汉语动词重叠的语义研究
〔英国〕叶步青
(一)从以往动词重叠语义研究中概括出主观急切意向的核心语义;
(二)建构动词重叠研究的理论框架,主要是严格区分重叠与复说以及重叠中的相继重叠、相间重叠和相应重叠;
(三)例析相间重叠。
首先区别重叠(reduplication)和复说(reiteration)两种现象。比如说,让重叠指词汇、语法上的两次性的重复,而让复说指修辞上的两次性或多次性的重复。例如:
名词 形容词 动词 副词
妈妈 红红的 走一走 渐渐
可说是重叠现象,而
来来来,咱们喝一杯。 | 摇摇摇,摇到外婆桥。
水哗哗哗地流着。 | 钟滴答滴答地走着。
可说是复说现象。
动词在语法层面上的一种相间重叠式(分析例)
动词语法上的相间重叠,主要的一种表现形式是同一动词的肯定式加否定式,其间隔词往往是一个否定词,如:不、没,等。提出一种“选择”的观念。
你去不去? | 他肯不肯(3)?
第二句的相间重叠,这里只以情态动词的形式出现,其中隐含的真正动词,可以出现也可以不出现。出现时只需加在后面:
他肯不肯去?
这里的选择观念是很容易证明的。我们可以增加一个“还是”或者“或(者)”做间隔词,整句意义不变。例如:
你去还是/或者不去,请告诉我一声。 | 他肯还是不肯(4)?
其实,这种选择/两可的观念,是否可以分解为两种状态:未知状态和已知状态。未知时,用肯定否定形式(多半省去其他间隔词),作出发问;已知作出某一选择后,用其他间隔词,加以评述、限定和强调。例如:
未知状态: 发问 去(还是)不去?
已知状态: 评述 不去就不去。(有什么了不起。)(5)
该去(却)不去(6)。
能去偏不去。
不该去倒去。
限定 去归去,(可不能离开大伙儿)。
去只管去,(可要早点回来)。
去是去,(可不能依赖别人)。
强调 不去就是不去。
选择是人的意志的一种体现。这种意志可以通过顽固/反复的行动而加以强化。例如:
看了再看(7) | 说了又说 | 吃饱了还吃
这里的研究是极不深刻的。抛砖引玉,为的是寻求一个可行的理论框架。